“鲁迅OOTD”走红:当年的毛背心为何吸引今天的年轻人?
创始人
2025-08-25 19:23:25
0

鲁迅。

时尚的确是个轮回。

今年夏天最“出圈”的文化符号大概要属这件看似平平无奇的毛背心。诺奖得主莫言、古董收藏家马未都以及历史学者赵冬梅等文化学者都提供了这件衣服的“买家秀”,由此带动了文化消费的“涓滴”流动,在抖音等社交平台,这款售价198元的“鲁迅同款毛背心”相关话题的热度还在持续上升。

这款紫色毛背心背后还藏着一段知识分子的情缘佳话。1926年秋天,鲁迅收到了许广平从广州专程寄来的毛背心。在两人的往来书信合集《两地书》中,许广平写道:“今天放假休息,早上无事,仍在寝室里继续编织(编者注:这里的“编织”指的就是许广平织的这件紫色毛背心)……”

收到礼物后不久,鲁迅便回信说:“背心已穿在小衫外,很暖,我看这样就可以过冬,无须棉袍了。”实际上,在不少友人记忆中的那个鲁迅是很注重穿搭的。萧红曾在《回忆鲁迅先生》中提到鲁迅总结出的五条“时尚法则”:瘦子避黑衣,胖子忌横纹,脚短穿白鞋,方格胜横格,竖纹显高挑。”这些与今天社交媒体上的穿搭思路似乎并无二致。

张爱玲。

不只是鲁迅的毛背心,今年一同悄然走红的还有张爱玲同款的旗袍配饰等。当这些历史记忆以另一种方式转化为大众的消费行为,这背后也许折射出当下文创消费的广阔蓝海。正如美国文化记者W.大卫·马克思在《地位与文化》中所预言的那样,从文化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媚俗”可能非常重要。“通常是在优绩制的社会中,媚俗的道路是通向真实的常规途径。”

同款毛背心的符号化,也是近些年鲁迅日益成为年轻人“嘴替”现象的延伸。这些趋势共同印证着当年符号学家翁贝托·艾柯的分析,在其看来,虽然大多数大众文化已经被剥除了更偏于意识形态向度的复杂性,但人们仍然可以“在作品中找到革命和论争的元素,这些元素可供人们便利地消费”。

撰文/麻团

编辑/王铭博

校对/穆祥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年轻时期的刘备究竟过着什么样的... 刘备年轻时候的生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很多...
函谷关到底在什么地方 为什么在...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函谷关,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熟悉历史的朋友肯定都听说过函谷关...
武三思和唐中宗李显的老婆私通 ... 韦后与武三思私通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说到唐中宗李显其实很多人都知道的这个人非常...
古人要怎么才能封侯?封侯有多大... 首先来说,这封侯跟普通的官职又不一样了,这封了侯爵之后,被册封的那个人会有自己的封地领土,封地上也有...
北宋国库紧张通过发行纸币来缓解... 还不知道:古代印钱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纸币的出现,对于历史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