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都说,南北方的喝茶差异是,北方人喝茶,南方人品茶。
北方人喝茶,大茶碗、搪瓷缸,撒一把茶叶直接泡来喝。
茶汤放凉了,咕噜咕噜灌下去,那叫一个豪迈。
会品茶的南方老饕看了,大抵会说一句,牛饮。
南方人品茶,要配上精致的茶具,泡功夫茶。
投茶、注水、出汤,处处严谨,追求最极致的茶味。
喝茶用品茗杯小口细品,茶汤的香气、饱满度、醇厚度,茶客心中自有衡量的标准。
所谓差异,并无优劣。
泡茶、喝茶肯定不是千篇一律。
就像不同体质、不同生活习惯的人,都有适合自己的那一杯茶。
选对了茶,喝对了茶,身体也更舒畅。
《2》
对于经常需要熬夜加班、精神持续紧绷的茶友,绿茶、新白茶,绝对是温和又有效的提神剂。
这两类茶的发酵程度都很低,一个不发酵,一个微发酵,茶叶中的各种物质保留完好。
绿茶香气高扬,兰花香鲜灵,丰富的茶氨酸带来清冽鲜爽的滋味。
茶叶中的茶多酚含量高,短时间内的提神效果显著。
而当年的新白茶,不炒不揉不杀青,同样富含茶氨酸与茶多酚。
在茶氨酸的舒缓作用下,白茶喝起来提神,却不至于过度亢奋,能为我们提供温和而持久的支持。
绿茶和白茶都讲究“鲜”,尤其适合需要专注的午后或者加班夜。
并且,这两类茶冲泡起来也很方便。
准备一只常见的玻璃杯或马克杯,投入适量的茶叶、注入沸水,茶汤降到合适的温度就能直接喝。
简单方便,随时都有好茶喝。
《3》
肠胃较为脆弱,稍微吃点生冷、油腻就腹泻的茶友,比起绿茶、新白茶,更推荐喝一些平和温润的茶。
发酵程度高的红茶,或者经过多年陈化的老白茶,更为适宜。
红茶在制茶过程中,经过充分的发酵,茶多酚转化成茶黄素、茶黄素等温和物质,形成了醇厚、甘甜的风味,几乎不会对肠胃造成刺激。
高年份的老白茶,内含物质在漫长的时光中转化,存放时间越久,茶性越平和。
转化良好的老白茶,药香、陈香浓郁,若是寿眉饼,还有可能转化出香甜的枣香。
丰富的内质,使老白茶转化后的汤感十分醇厚,如米汤般顺滑,尤其适合肠胃脆弱的茶友。
如今暑热将退,天气逐渐转凉,喝一杯温润的红茶或老白茶,胃里都是暖洋洋的。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喝茶暖胃却不养胃,没必要把养胃的希望寄托在茶叶身上,如果情况严重,还是要及时就医。
《4》
若是平时容易上火,经常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的茶友,喝茶应以清凉泻火为主。
这种情况下,白茶、绿茶再次成为理想选择。
绿茶不经发酵,茶性偏寒凉,内含的茶多酚、儿茶素有良好的清热、消炎、抗氧化作用。
新白茶的茶性不及绿茶那般寒凉,但胜在茶氨酸含量高,滋味鲜爽。
尤其是产自高山的白茶,芽头满披白毫,沸水冲泡后,白毫落入汤水中,毫香蜜韵显著。
一口清鲜甘润的白茶咽下,口腔各处迅速回甘,两颊、舌面和喉间顿时生津,润泽无比。
村姑陈的一位教师朋友,上完几节课就喜欢喝白茶,依她所言,喝下去整个喉咙都是舒服的,再大的燥气也压下去了。
平时吃过荤腥油腻之后,多喝些绿茶或白茶,也能达到消食解腻的效果。
《5》
至于那些常年手脚冰凉,一到秋冬或者进了空调房便觉得寒气侵体的茶友,需要的则是一杯能驱寒的暖身茶汤。
红茶、熟普以及老白茶,是茶友们的绝佳选择。
红茶发酵程度高,茶性较为温和,甘醇甜润的茶汤暖意融融。
熟普经过人工渥堆发酵后,滋味醇厚顺滑,也是尤其适合秋冬的茶类。
经历岁月沉淀的老白茶更是不必多说,茶性温和,不仅可以冲泡,还可以煮饮。
取一只干净的玻璃煮茶壶,先烧开300毫升水,待水沸腾后,投入2克干茶。
等待茶水再次烧开,稍微沸腾一会,一分钟之内及时关火。
茶水不再滚动时,就可以提壶分入杯中了。
捧一杯温热的茶水在手中,闻一闻空气中浓郁的药香、枣香,身上了寒气已经消减大半。
茶汤温度适口时再趁热喝下,便一路从唇舌温暖到五脏,整个人都舒展开。
《6》
眼下即将步入秋冬,天气转冷,人体抵抗力下降,更要注意保养。
这些滋味醇厚、热气腾腾的暖身茶,可以备起来了。
平时小毛小病多的,就多喝些老白茶。
白茶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虽然不能完全代替药物,但也能让身体轻松不少。
选茶时,在能力范围内尽量选好茶,喝下去才舒坦。
那些便宜的做旧茶、劣质茶,闻着味道就胸闷难受,喝下去还不知要遭多少罪。
真正会喝茶的人,不仅能品出一杯茶的个中滋味,更知道怎样让自己喝得舒服。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