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东胜开了全市第一家鸿蒙智行,我特意从康巴什赶来。”市民王玮站在展厅里,围着一辆智界S7转了两圈,“之前去外地试驾过,没想到家门口就能提车。”7月的一个周末,东胜区铁西汽车园门口排起了长队,内蒙古自治区规模最大的鸿蒙智行品牌用户中心落户这里,开业首日便吸引了超千名市民驻足。
航瞰东胜某商区(曹慧 摄)
在东胜,首店早已不是简单的“第一家”,而是一场关乎城市消费层级、商业生态乃至区域竞争力的系统性升级。从新能源汽车品牌扎堆布局,到潮流业态集群落地,东胜“首店经济”正从单点突破迈向集群发展,澎湃的消费升级动能背后,藏着这座城市的独特吸引力与政府服务的精准发力。
消费沃土藏潜力 区位枢纽聚商气
为什么是东胜?
首店选址向来“用数据说话”,东胜能成为品牌落子的优选地,根源在于其深厚的消费潜力与独特的区位优势。
作为鄂尔多斯市中心城区核心区,东胜的消费实力早已写入数据: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75亿元,占全市总量的40%;2025年1—6月,这一数据同比增长8.3%,增速较全国高出3.3个百分点。
更关键的是消费结构的蝶变——2024年全区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47%,传统燃油车则下降12%,鲜明对比间,藏着居民对新技术、新体验的买单热情。
在东胜,不仅消费升级的成效已然显现,市场的强大韧性正持续释放蓬勃活力;更凭借枢纽区位的独特优势抢占发展先机,其辐射带动效应也在不断凝聚起强劲的吸引力。
东胜地处呼包鄂榆城市群几何中心,3小时车程可覆盖周边多座城市,这种“居中守正”的区位,让首店看到了“做区域生意”的可能。
在万达广场B馆,引入的15家内蒙古首店、24家鄂尔多斯首店中,意大利披萨品牌玛尚诺、韩国概念韩餐KCOOKING等,三成以上客流来自周边地区。万达广场B馆开业后,单日客流峰值突破8万人次。其中,30%来自周边旗县及陕西榆林、山西忻州等外省市。“泰兰德”作为首店品牌,开业首日翻台率就达5次以上,无疑是东胜对周边区域消费吸引力与辐射力的生动注脚。
同样,在鄂尔多斯铁西汽车园内,作为鄂尔多斯首家特斯拉中心,其订单亮眼表现尤为引人注目——这里不仅日常日均能售出100余台车辆,更吸引了不少来自榆林、忻州等周边地区及北京、天津等外省市的车主,让“区域消费中心”的轮廓在实实在在的市场活力中日益清晰。
实际上,不止于实打实的消费潜力和区位优势,东胜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同样给力,为首店集聚攒足动能。
政务服务加速度 政策组合强支撑
那么,政策如何托举?
首店集群的背后,是东胜区从政务服务到政策支持的全链条赋能,为“首店经济”培厚了成长土壤。
东胜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首发经济和促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将首店经济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实行全流程跟踪服务、全周期推进落实。2022年以来,东胜区共引进国内品牌地区首店(旗舰店)32家,已通过认定并获得政策支持的有16家。
闪电审批减时限,专班服务解难题。东胜区以“靠前服务、全程护航”为导向,创新建立跨部门协同的“首店服务专班”——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统筹东胜区政数局、市场监管、商务、住建、税务等12个部门力量,针对首店项目实行“一企一策”精准对接。项目签约即启动专班服务,提前介入商户选址、证照办理、配套建设等全流程,通过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三张清单”,确保企业诉求“当日响应、3日内办结”,从制度层面打破部门壁垒,让服务跟着项目走、围着企业转。
对万达广场B馆新入驻的133家商户而言,“下楼即办、立等可取”不是口号。东胜区政数局、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在商圈设临时服务点,推行“一站式”现场办公,商户提交材料后1小时内即可拿证,审批时限压缩超90%,100多家商户享受到“闪电审批”的便利。
不止于此,东胜区成立服务专班全程跟进项目,从水电供应到过街天桥修建,再到新增停车位,累计为万达项目解决实际问题286项。“高效服务帮我们卸下了包袱,项目才能顺利推进。”鄂尔多斯万达广场负责人王利军的话,道出了企业的真切感受。
政策杠杆撬消费,首店培育有实招。东胜区打出“真金白银+精准施策”的政策组合拳:设立首店经济专项扶持资金,对引进的国际知名品牌首店、国内一线品牌首店给予奖励;针对本土新兴品牌,提供从产品设计到电商运营的全周期孵化服务,每年培育10个—15个特色本土首店;分季度发放餐饮、零售、汽车等领域定向消费券,联动首店推出“到店享补贴”活动,形成“政府让利+企业让利”的双重刺激。
万达广场B馆开业期间,政府发放100万元消费券,与企业促销叠加形成双重刺激,数据显示,每1元政府补贴能撬动8.7元市场消费。
针对首店经济,东胜区更精准施策:对新引进的内蒙古首店、鄂尔多斯首店,分别给予一次性落户补贴,同时对首店开业首年的营收增长部分给予奖励。这种“落户有补贴、成长有激励”的政策红利,极大提升了品牌落子东胜的积极性,也让万达广场B馆超80%的新入驻品牌主动升级为区域首店、定制店或旗舰店,形成首店集群发展的强劲势能。
长效护航更见功夫。利用专项基金,通过设计包装、电商孵化培育特色品牌;推行“首违不罚”“轻微违法告诫制”等柔性监管,让130余家商户感受执法温度,企业满意度达98%。这种“有力度更有温度”的支持,让企业有了持续投资的信心。
如今,东胜“首店经济”的集群效应持续释放:万达广场B馆开业后,全场销售额环比增长58%,首店品牌贡献率超40%;新能源汽车首店集群带动全区相关消费持续攀升。
“未来,我们要建的不只是首店聚集地,更是区域消费中心的‘引力场’。”东胜区商务局局长张珊表示。东胜区正规划铁西、华研等“首店集聚示范区”,计划年内新增首店50家,通过“政策+场景+生态”的三重赋能,让首店经济从“单点突破”迈向“集群崛起”。当“首店集聚示范区”从规划走向现实,这座城市将有望成为辐射呼包鄂榆城市群的消费高地,让“区域消费中心”的引力场持续扩容,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从政务服务“加速度”到政策支持“强力度”,再到长效护航“持久度”,东胜以一套完整的助企“组合拳”,让首店从“扎下根”到“长成林”,书写着“暖城做东,消费胜地”的新故事。(曹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