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沙城遭遇袭击后,满目疮痍
2023年8月13日,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埃亚勒·扎米尔批准了对加沙地带扩大攻势的计划,宣布下一阶段的军事行动将采取新的战略框架。尽管如此,他强调,这一攻势不会马上启动,而是在合适时机开始。此次军事行动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削弱哈马斯的力量,并在加沙地带实施更广泛的军事控制。
加沙城的空袭和记者遇难
在这一背景下,8月13日,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扎米尔与军方高层进行会晤,讨论加沙地带的作战进展。据扎米尔所说,这场军事行动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意味着以色列军队在加沙的行动将更具规模和强度。就在几天前,加沙城东部地区遭遇了几周以来最猛烈的一次空袭。目击者称,以色列坦克和战机分别对萨布拉、泽图恩和谢贾亚三个郊区进行了猛烈轰炸,导致大批居民向西部地区撤离。更为惨痛的是,空袭还击中了加沙城的希法医院,记者帐篷被炸毁,六名记者不幸遇难,其中包括半岛电视台资深记者阿纳斯·谢里夫。自2023年底以来,以色列对加沙的战争已经导致至少238名记者牺牲,这一数字远超历史上几次重大战争中的记者死亡人数。
以色列政府的计划与占领目标
此次轰炸发生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全面接管加沙城”的背景下。他曾表示,以色列将在不久的将来扩大对哈马斯的打击,从加沙城逐步扩展到其他未被控制的地区。尽管这一计划在国内外遭到广泛反对,以色列内阁依然批准了该行动。内塔尼亚胡还明确指出,接管加沙城是这一战略的第一步。此前,8月8日,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宣布,安全内阁批准了占领加沙城的计划,明确列出哈马斯解除武装、释放被扣押人员、非军事化加沙地带等五大目标。该计划遭遇了激烈的内部争议,特别是在国防军总参谋长扎米尔与极右翼政治人物之间的矛盾激烈反弹后,最终确定了仅仅针对加沙城的占领计划。
占领加沙城后的影响
分析人士认为,占领加沙城只是以色列全面接管加沙地带的初步步骤。加沙城不仅是该地区的心脏,也是哈马斯政权的中心。以色列认为,加沙城的陷落将意味着哈马斯政权的崩溃。根据以色列军方的说法,他们已经控制了加沙地带约70%到75%的区域,而联合国的估算则更为悲观,认为约86%的地区要么被以色列占领,要么在强制疏散之下。8月10日,内塔尼亚胡进一步表示,军方将在接下来的行动中扩展至加沙地带的中部难民营,尤其是努塞拉特和布雷吉难民营。尽管以色列已经对这些地区实施了数月的空袭,但大规模的地面进攻尚未展开。
新一轮流离失所潮与人道危机
随着占领行动的进一步推进,预计加沙的流离失所情况将愈发严重。以色列计划将加沙城及其他地区约100万人强制迁往南部指定的疏散区,建立多个临时营地接纳这些流离失所者。这一计划预计将持续五个月,期间加沙地带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资源紧张,超过200万巴勒斯坦人将被迫生活在极其狭小的空间中。对于以色列来说,这一行动也需要调动大量的兵力。据悉,数万名士兵将被派遣参与加沙城的占领。然而,长期的战争已经让以色列的预备役部队疲惫不堪,作战的速度和规模受到限制。军事专家认为,以色列当前的攻势目标是加大对哈马斯的压力,迫使其重新回到谈判桌。
内塔尼亚胡的新计划引发广泛反对
内塔尼亚胡的这一新计划引发了极右翼联盟的强烈批评、军方高层的警告,以及人质家属的反对。尤其是在宣布攻占加沙城后,以色列国内的抗议活动愈演愈烈。数万名以色列人走上街头,要求结束战争并达成停火协议。反对派认为,内塔尼亚胡的决定更多是基于政治生存的需要,而非经过深思熟虑的军事战略。国际社会的批评声音也不断上升,联合国和多个国家纷纷对以色列的计划表示关切,警告称这将进一步加剧加沙的悲惨局势。
国际反应与外交困境
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的军事扩张计划持不同立场。德国、英国和其他欧盟国家对以色列的行动表示反对,并宣布将暂停部分军事出口。此外,法国总统马克龙也公开谴责以色列的决定,并呼吁联合国出面介入,以保护平民安全并稳定局势。相比之下,美国总统特朗普则公开支持以色列的决定,称是否全面占领加沙应由以色列自行决定。在特朗普的支持下,内塔尼亚胡似乎更为坚定地推进其军事计划,而不再过多顾及国际社会的反对声音。
以色列面临的政治与军事挑战
在面临国内外压力的同时,内塔尼亚胡不仅要应对来自极右翼政治盟友的要求,还需处理军方高层的警告和人质家属的强烈反对。许多人认为,以色列的军事计划无助于解决人道危机,反而可能加剧暴力循环。随着局势的恶化,国际孤立的压力也开始增大,尤其是联合国对以色列接管加沙计划的强烈谴责。
结语
在以色列与哈马斯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接管加沙城的行动无疑将加剧地区的动荡和人道危机。无论是从军事、政治还是外交角度来看,这一行动都面临着巨大挑战。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压力是否能够促使各方回到谈判桌,仍然是未来局势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