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面对美国压力,中国为何始终底气十足?
创始人
2025-08-03 18:00:49
0

过去,当我们提到美国时,心中总会带着几分敬畏,毕竟它是全球最强大的国家。可是如今,局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外交舞台上,我们与美国针锋相对;当美国对我们实施制裁时,我们毫不犹豫地反击;在联合国的议题上,我们振臂一呼,便能召集起一大批国家的支持。甚至那些美国高层官员,想要来中国访问,也得事先经过我们同意,来了也别想轻松占到便宜。记得前不久,美国副国务卿舍曼来到天津一趟,结果我们明确划定了三条底线,毫不退让。

这股强硬气概究竟来自哪里?不少人感到疑惑。然而,最有意思的是,这个答案竟然是美国自己给出的。最近,美国顶级智库“兰德公司”发布了一份报告,标题为《理解中美战略竞争中的影响力问题》。我把这份报告当作“敌方情报”来看,越读越感到有趣。

兰德公司那群智慧非凡的专家经过深入研究,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国目前的最大优势就是经济。这句话看似简单,但其中的分量却非常沉重。一个国家想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具备军事、经济、外交和文化等多方面的硬实力。而过去几十年,美国通过挥舞军事大棒强势干预世界事务,谁不听话就动武。但现在,这种方式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

为何如此?因为时代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在亚太地区,大家关心的已不再是哪个国家的航母更多,而是哪个国家能够带领大家赚钱、过上更好的生活。而这一点恰恰是中国的强项。兰德报告中提到,中国在经济影响力方面的指数达到了98.9,而美国只有87.7。这个数字仅仅是冰山一角,实际情况远比数据更生动。你想想看,中国是全球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意味着,全球的产业链,无论是高端制造还是低端配件,都离不开中国。无论是一颗螺丝钉还是一架无人机,总会有一环是由中国承担的。全球产业链的每一部分都深深嵌入了中国,而中国就是这个大工厂的心脏。

而且,我们不仅是“世界工厂”,还是“世界市场”。14亿人的消费需求,哪个国家能够忽视呢?相反,美国却经历了产业空心化,已经越来越像一个“超级卖场”,能卖东西,却很难制造出来。一个只会卖东西的国家与一个既能制造又能卖的国家,谁的经济影响力更强,谁的国际朋友圈更稳固,答案显而易见。

更重要的是,中国不仅依赖强大的内力,而且主动出击。这些年,“一带一路”倡议已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像雅万高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地人出行变得方便,经济活动也因此活跃。这是一个直接而明显的成果。再比如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它使亚洲各国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因此,当美国还在费劲心思想要拉拢小圈子,试图围堵中国时,我们已经用经济这张大网将全球的朋友紧密联系在一起。澳大利亚曾经跳得最厉害,但当我们稍微采取一些措施限制其商品进口时,他们很快就感受到了压力。这就是经济的威力。这张“经济牌”不是轻易打出的,但一旦打出来,便是“王炸”。

当然,单靠经济实力并不足以让中国稳坐全球经济中心。兰德报告还提到,中国的另一大优势便是其“针对性外事活动”。这听起来有些抽象,实际上意思很明确——我们交朋友的方式与美国不同。美国一方面通过输出“民主自由”,试图强迫其他国家接受它的价值观;而我们则选择通过建设基础设施、发展技术、改善民生等手段帮助其他国家实现经济增长。我们向世界输出的,是合作共赢的理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我们通过实际行动赢得了更多国家的信任和支持。

我们的外交政策润物细无声,效果却十分显著。这种方式抓住了国际交往的本质——真诚。你真心待我好,我自然会心存感激。

而在军事上,我们同样有着清晰的战略思路。这其中就要提到我们让美国始终无法忽视的“东风”系列导弹。很多人曾经拿甲午战争来说事,认为中国的军力不行,然而今天的中国早已不再是那个时候的中国。我们的军队改革深入,腐败现象大大减少,装备越来越先进,战斗力更是今非昔比。特别是我们的“东风快递”系列导弹,涵盖从航母杀手到能够覆盖全球的洲际导弹等各类型号。这种硬实力,让我们在国际舞台上游刃有余,也让美国在军事上不得不保持更多的谨慎。

美国的航母舰队虽然依然在中国海域徘徊,但它们再也不敢像二十年前那样肆无忌惮了。因为美国人明白,若真的惹毛了中国,后果不堪设想。

回过头来看,美国的态度似乎越来越狭隘。兰德公司为美国政府提出了“见缝插针、挑拨离间、加大抹黑、扶植代理人”等一系列建议。这些手段都显得阴险而低级,完全是走不正当竞争的路线。这恰恰证明了,美国在面对中美竞争时,已经感到了力不从心。美国不再是那个曾经自信满满、愿意提供全球公共产品的领导者,而更像一个急于扰乱局势、挑起纷争的搅局者。

如今的美国,已是一个“虚胖”的巨人。国内政治纷争不断,社会撕裂严重,种族问题悬而未决,经济上则面临超过30万亿美元的债务压力。而这种局面,却让中国更加从容。我们国家内部团结一致,经济稳健,目标明确。与之对比,已经疲惫不堪的美国难以长期与我们抗衡。

实际上,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军事肌肉,这些都是“术”的层面。真正支撑中国崛起的,是我们文化中的“道”。这个“道”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坚韧、智慧与耐心。我们曾经经历百年屈辱,但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崛起。我们为复兴愿意奋斗百年,这份战略耐心在美国那种短视的选举政治中很难理解。

我们信仰“王道”,而不是“霸道”。我们相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而不像美国那样总想着如何多分一块别人蛋糕。中国的崛起,是厚积薄发的必然,是走在正确道路上的自信。这份底气告诉世界:曾经沉睡的东方巨人已完全醒来,愿与世界共同发展,但绝不允许任何国家侵犯我们的尊严和发展权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于根伟:1分可以接受,有机会在...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8月3日晚,北京国安队在2025赛季中超联赛第19轮中,主场以2比2逼平天津津门...
塞蒂恩:满意球员的努力,不满意...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8月3日晚,北京国安队在2025赛季中超联赛第19轮中,主场以2比2战平天津津门...
注意绕行!江西这段高速封闭施工 转自:南昌发布记者今日获悉,根据昌宁高速钢结构防护棚搭设施工计划,定于2025年8月12日6时至8月...
严打!“抓100个老婆”等多名...   您在观看短视频的时候,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感人至深的视频,原来竟是拍摄演绎出来的;绚烂夺目的视频,...
0:2不敌大连英博,青岛海牛保...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8月3日讯 今晚,中超联赛第19轮继续进行。刚刚在主场拿到胜利的青岛海牛在多名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