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特雷斯如何回应美国欠费28亿美元,日本希望联合国迁至东京?
创始人
2025-08-01 22:02:02
0

东河畔的联合国总部大楼,这个象征全球治理的灯塔,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窘迫。自动扶梯在一、二楼间停止运行,维和行动被迫缩水,人权部门因资金短缺陷入瘫痪——这一切的根源直指美国累计拖欠的28亿美元会费。耐人寻味的是,这个占联合国成员国欠费总额七成以上的“老赖”,2024年军费预算却高达8000亿美元,足以养活一个中等国家十年。

一、美国会费困局:霸权逻辑下的财政绑架

美国对联合国的财政胁迫已成传统。从上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开始,会费便成为政治施压的工具。特朗普离任时留下26亿美元“旧账”,拜登上台后非但未填补窟窿,反而让欠款膨胀至28亿。国会共和党议员高呼“美国优先”,将联合国贬为“浪费钱财的无底洞”,却选择性遗忘正是这一平台赋予其国际话语权。这种“既要当裁判员,又拒交场地费”的行径,折射出美国将联合国视为可操控的政策工具——顺我者赏,逆我者断粮。

危机已触及实体运作核心:

基础设施瘫痪:2024年4月,因电费欠缴,总部大楼低层扶梯全面停运;

职能萎缩:人道援助项目搁置,人权领域预算仅占总支出4%;

裁员节流:联合国被迫削减20%预算,大量员工遭解聘。

二、日本的东京计划:地缘野心下的“半总部”战略

当联合国在财务泥潭中挣扎时,日本敏锐嗅到机遇。7月24日,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与秘书长古特雷斯会谈,高调抛出“迁都东京”方案,并附上精心准备的“大礼包”:

安全牌:宣称东京为全球最安全都市;

经济牌:利用日元贬值优势,承诺运营成本可降30%;

基建牌:预留三块核心地块供总部选址。

然而,东京的野心远不止充当“好房东”。其提出的“半总部战略”旨在通过承接安理会特别会议、气候峰会等关键活动,逐步实现“知识渗透”与规则制定权争夺。更深层动机在于突破二战战败国身份枷锁——日本至今仍被《联合国宪章》列为“敌国”,长期承担8%会费却难获安理会常任席位。若成为东道主,日本或能在修改宪章、摘除“敌国标签”上赢得主动权。

三、古特雷斯的直接回应:成本优先的务实转向

面对东京的盛情,古特雷斯的回应堪称“冰水浇头”。7月30日,联合国正式宣布新搬迁计划:将部分职能转移至肯尼亚内罗毕。理由直白而务实:

“成本更低,环境更友好。”

这一决定早有预兆。古特雷斯去年便开始推动“功能切割”策略,将技术与援助机构分散至维也纳、内罗毕等低成本城市。选择非洲更暗含政治深意——内罗毕是联合国唯一设于发展中国家的总部机构所在地,此举既可大幅降低运营成本,又能提升全球南方代表性,对冲美国霸权干扰。

四、搬迁风波背后的秩序重构

联合国总部的去留之争,本质是国际权力格局变迁的缩影:

美元霸权松动:因美国滥用金融制裁,全球央行加速“去美元化”。联合国系统内12个机构已接受人民币、欧元等多币种缴费,美元垄断地位遭遇挑战。

盟友信任崩塌:皮尤研究中心数据显示,美国传统盟友对其履行国际承诺的信任度跌至35%,创冷战以来新低。

多极治理萌芽:总部职能分散化趋势(纽约-日内瓦-内罗毕-维也纳)正打破“单一中心”模式,呼应发展中国家对公平治理的诉求。

结语:无声搬迁的震撼力量

当美国国会为28亿美元会费扯皮时,古特雷斯用一场静默的“战略撤离”作出回应。电梯停运的纽约总部与蓬勃发展的内罗毕办事处,构成新旧秩序交替的隐喻。这场搬迁虽未彻底撼动美国的地缘优势,却已昭示一个真相:当霸权将国际组织视为提线木偶,世界自会寻找新的支点。联合国需要的不是东京的摩天大楼,而是一个真正独立、免于财政绑架的全球舞台——这或许是欠费危机带给世界最深刻的启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学习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  敬爱的党组织:  三月上旬,我认真收听收看了本次“两会”的新闻专题报道,以下是我对于两会学习的思想...
实控人将发生变更,河化股份8月... (来源:北京商报)北京商报讯(记者 马换换 王蔓蕾)8月6日晚间,河化股份(000953)披露公告称...
最新或2023(历届)党员两会... 敬爱的党组织: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是提供公共讨论的民主平台,集合代表委员及公众的智...
数字化转型推动教育管理决策优化 (来源:新华日报) □ 孙莉梅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的推动下,教育管理正经历着从经验主导到...
关于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   尊敬的党组织:  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今天在北京拉开帷幕。俞正声主席在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