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对于理想汽车非常重要的一款重磅新车理想i8,正式上市发布了。无论是该车在整个理想产品谱系中的地位,还是代表着理想汽车接下来的战略发展方向,i8的重要性,绝非其他理想车型可比拟。
它究竟有多重要?
重要到,理想汽车因为它,不惜多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来沉淀(原计划去年推出);重要到,理想在将i8推出之前,已倾尽心力为其准备了厚厚的嫁妆,例如加速建设5C超充网络,领先全国的3000座超充站之绝对大手笔,又比如与宁德时代在麒麟电池供应上的深度合作在其身上落地等等;
甚至还因为它,原本只是在微博平台上强势输出的李想,专门注册了抖音账号,更翻出了五年前的“旧梗”来录制视频,只为带出理想i8......
那么问题来了,理想i8,能承其重?
强敌环绕,i8能否成为理想破局纯电的密码?
或许只有李想自己清楚,去年MEGA的首次“触电失利”,究竟带给他本人以及理想汽车多大的心理阴影。“只会卖增程”以及“只能卖增程”之灵魂拷问,始终围绕在理想汽车身边,已持续一年之久。
为了彻底打破质疑,理想选择了最难,但不知道是不是最正确的一条路,来证明自己。先是用MEGA试水了相对小众的纯电MPV市场,接着用i8杀入了实则同样市场有限的三排纯电市场。
并不是说这类细分没有需求,而是以实际情况来看,注定是一场狼多肉少、刺刀见红的近身肉搏战。
目前已知的对手就包括但不限于,已率先入局抢占了一定先机的问界M8纯电版以及被蔚来寄予厚望的乐道L90,当然,一定也不能忘记那款本月官宣定调的特斯拉Model Y L。
而如果把这几款车拿到一起来对比,并不难发现理想i8的身上,既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比不知道”的短板。
首先,作为中国消费者最敏感的价格部分,理想i8可能确实较之问界M8纯电和Model Y L有一定的优势,但较之乐道L90则存在明显的短板。这个短板并不是简单的谁高谁低的问题,而是藏着消费者内心深处的那个心理预期。
由于采用了BaaS租电方案,乐道L90的定价直接将30万元级产品拉到了20万元出头,虽然我们也知道,此举可能会增加用户的长期用车成本。但你不能否认的是,这样的定价和销售策略,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很多的消费者。他们会问自己,同样买的是30万元级的产品,为何我不花20万元去买空间更大的乐道L90?
抛开价格影响不谈,理想i8还得直面问界M8纯电版的强势。我们先看两组数据,其一是今年上半年的25-35万元中大型SUV销量排行,位居第二的理想L8,刚好就输给了问界M8,差距在7000辆左右;第二组数据,问界M8纯电版72小时内订单突破1.5万台,这是否可以理解为,华为赋能下,问界的市场认可度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
此外,包括理想i8、问界M8纯电以及乐道L90,都有一个注定强大的对手尚未出招,那便是特斯拉Model Y L。
同样是6座布局,但有着更大的车身尺寸以及更长的续航里程,再加上近日懂车帝搞得那场36款车型辅助驾驶高速事故模拟测试,我们甚至都有些怀疑,是不是在给特斯拉的新车上市提前造势......
玩笑归玩笑,但可以肯定的是,Model Y L注定将会成为这个细分里,理想i8无法忽视的一个强势玩家。
如何在同级竞品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理想i8接下来的几个月里需要不断努力的方向,它的成功与否,以及市场中的认可度高低,不仅影响的是i8自己,甚至还会对不久后接踵而至的i6产生连锁反应。
故而也能一定程度上证明,理想到底适不适合玩纯电局。
破除销量瓶颈,关键在于i8能否避免内耗
与MEGA一样,李想对于i8的销量,同样有着颇高的期待。
否则,他也不会在今年5月下旬宣布,下调全年销量目标,从70万辆降至64万辆的同时,在纯电产品板块反而上调了7万辆至全年12万辆的目标。换言之,当主要靠增程打市场的理想,销量遇到了增量瓶颈时,寄予厚望的,就是i8为代表的纯电产品系。
而在笔者看来,要想实现这样的瓶颈破除,除了需要理想i8奋力厮杀在诸多竞品当中脱颖而出,还有一个关键的点需要时刻注意,它得避免与自家的L系产生内耗,以免误伤友军。
事实情况摆在眼前,以理想汽车现有的体量,可能很难将增程和纯电的渠道进行剥离。那么也就意味着理想i8,将和售价与市场高度重合的理想L8等车型同处一室,甚至是紧挨在一起,供消费者选择。
此时问题也就来了,i8除了能够消化一部分专门为它而来的客户之外,可能也会抢掉部分原本意向购买L8的客户。因为除了动力类型不一样,两款车主要的产品亮点,其实也是有重叠的。
李想可能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就是,i8打下的市场其实是从L8那里分流出来的。
既然同门内斗无法避免,那么理想i8真正需要争取的客户又是哪些群体呢?除了L系列存量用户转化之外,理想i8显然需要抓住那些追求品质但对价格不过分敏感的家庭用户,以及部分传统豪华品牌的电动化产品用户,而这些也是理想L8无法满足或者说错过了的用户。
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是在理想汽车的销量预期里,后续推出的i6或将占更大的比例,更像是为理想走量的车型。
但正如笔者前文提及,如果i8这张牌打得不好,影响的不仅仅是理想在中大型纯电SUV市场里的活力,因为人们会因此产生这样的质疑:长期做增程的理想,做纯电到底行不行?
而显然,i8就是评判的依据之一。如果i8能成功,将给i6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带来好的连锁反应;但如果i8表现不佳,可能就会影响消费者对理想汽车纯电产品的信心。
当然,在理想i8身上还有一个争议点那就是造型,就连李想本人也委婉地用了“耐看型”来表达,其甚至表示“第一眼看到i8的时候,我都觉得有点丑,但越看越顺眼。”这不禁也让笔者联想到此前的MEGA造型争议。
上半年MEGA累销近6000台,但就其身处的纯电MPV细分来看,其实也算过得去。那么是不是也意味着,不少的消费者是在看顺眼了MEGA之后做出的决定?
总之,“耐看型”的理想i8对于理想汽车而言,着实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判断理想适不适合纯电的判断依据之一,也是理想汽车打破现有销量瓶颈的一款关键车型。
假如它依然卖得不好,那么传闻中的理想汽车或进一步下调销量目标或将提早官宣。同时理想适不适合纯电的话题,或许也将再次被摆上台面,成为李想无法避开的又一次灵魂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