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聪
今年2月,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对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作出部署,明确广东将以“粤聚英才、粤见未来”为主题,拿出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岗位,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
记者7月23日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截至7月中旬,该行动计划已吸纳超过10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留粤来粤就业创业。这些高校毕业生如同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沿着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河道奔腾向前,为这片改革热土夯筑最坚实的人才基座,也映照出经济大省勇立潮头的底气。
锚定稳就业纳百万英才
就业,宛如一座桥梁,一头紧密连接着经济发展的澎湃浪潮,另一头深深扎根于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堪称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与根基工程。
2025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1222万人,就业形势严峻复杂。广东作为我国的经济第一大省,经济总量超14万亿元,进出口占全国1/5,拥有1.5亿实时人口、1900多万户经营主体、830多万家企业,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这样的经济规模,赋予了广东在就业领域不可推卸的重任。
广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强化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感和走在前列的使命感。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对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作出部署,明确广东将以“粤聚英才、粤见未来”为主题,拿出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岗位,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来粤就业创业。
自此,一场人才与产业的双向奔赴在南粤大地拉开序幕。3月16日,在广州举办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1000多所高校近12万学生参加。现场,学生们拖着行李箱、背着大书包从五湖四海赶来参会。其中清华、北大、武大、西安交大等多所重点高校更是“组团”前来应聘。
4月份,广东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汉、西安、长沙、南京、成都开展N城联动春季招聘活动,以8城为支点组织发动京津冀、长三角和成渝地区、关中地区1500多家高校超14万高校毕业生参加招聘。以空前规模、优质岗位和送岗上门将诚意撒向大江南北。
5月份,广东省级职能部门牵头组织举办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制造业、教育、医疗卫生、青年服务“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专题招聘活动,精准吸纳专业人才。
与此同时,广东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增量政策举措》工作方案,开展“百日冲刺”行动和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招聘活动4000多场,不断释放广东求贤若渴的鲜明信号,各类人才加速集聚广东。
人才与企业的精准奔赴
“就业盛宴”一场接一场,数万个优质岗位虚位以待,求职学生直言“选择很多”“来对了”。
“百万英才汇南粤”这一目标的提出,绝非一时冲动。而是基于广东对自身发展需求的深刻洞察和对国家战略的积极响应,是广东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务实之策。
广东目前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9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1900多万户经营主体、830多万家企业,对各类人才无比渴求,也为人才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在“来对了”背后,是广东将“准”字与“实”字的有效结合。在招聘现场,从8000元起步的基础岗位到百万年薪的学科带头人席位,广东邀请科技领军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带着“产业地图”找人才,这种让岗位与人才精准对接的做法,大大减少了求职者的盲目性和企业的招聘成本,有效提升了就业效率。
系列招聘活动紧扣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求,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岗位占比超70%,华为、腾讯、比亚迪三大科技巨头领衔60多家上市企业集体亮相,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广东产业升级与人才需求的同频共振,让应届毕业生看到的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与产业共同成长的广阔前景。
此外,广东共组织发动各类企事业单位动态募集120多万优质岗位,其中,筹集26万个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政策性岗位。
3月以来累计组织2.1万家重点企业在“粤就业”小程序发布62.5万个岗位,其中面向博士、硕士的岗位8.6万个,面向本科生25.6万个,面向大专和各类技工学校学生28.3万个。年薪10万元以上岗位近26万个,年薪20万元以上超6.5万个,年薪50万元以上甚至百万年薪的超5000个。
从留粤就业的省内应届高校毕业生情况不难看出广东的发力之准:制造业吸纳毕业生超10万人,人数占比从2020年的14.72%提升到2025年的19.21%;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相关专业毕业生超4万人,对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人才支撑作用明显提升。
截至7月中旬,广东已吸纳超过10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留粤来粤就业创业,进一步夯实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人才基座、人才底座,充分彰显经济大省挑大梁的责任担当。
暖心政策解人才后顾之忧
“机会多多”“诚意满满”“惊喜连连”是百万高校毕业生选择留粤来粤就业创业的缘由。
告别“坐等人才来”的传统模式,广东选择了“带着岗位去”。“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春季招聘系列活动打破地域限制,以“政府搭台+链主带队+数字赋能”组合拳主动出击,让“来了就是广东人”从口号变成触手可及的温暖。
在深圳“求职公寓”的留言墙上,有人写下:“这里的枕头,装着珠江的潮声和我的未来。”这句诗背后,是广东为人才搭建的云梯——求职有免费公寓、就业有最高3万元补贴、创业有千万元扶持资金,甚至连落户都能“秒批”。
“来到深圳后,我感受到了这座城市对人才的重视和关爱。政府提供了一系列人才政策支持,企业也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今年刚从清华大学毕业,入职深圳一家科技企业的小张说。
为了解决求职者的后顾之忧,广东出台实施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人才政策,大力营造有利于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
从“就业有补贴”到“创业有扶持”“创新有资助”,再到“求职有住所”“落户有补助”,政策贯穿就业、安居、创业全链条。
在省级层面,广东“五有”“三好”政策大礼包,分别聚焦高校毕业生和高层次人才两大群体,覆盖人才全生命周期需求,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
与此同时,广东各地也纷纷出台优惠政策,为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广州市实施“人才绿卡”制度,为符合条件的人才提供子女入学、购房购车、医疗保障等一系列便利服务;深圳市推出 “鹏城英才计划”,对高层次人才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奖励补贴;佛山市出台“人才23条”,从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
一条条暖心的政策,一个个广阔的发展平台,让每个梦想都有栖息的枝头,让每个奋斗者都有施展空间的舞台。当青春力量与创新热土激情碰撞,广东的未来必将迸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
编辑:邬嘉宏
下一篇:如何使用“京晓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