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内的民调结果显示,对于这份美日协议,有高达78%的受访者认为“将对日本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不少民众认为日本政府在让步过多,损害了日本的利益。
研究院专稿 美东时间7月22日晚间7时许(日本东京时间7月23日上午9时许),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真实社交”(Truth Social)发文称,美国和日本达成一项规模庞大的协议,其描述为“或许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协议”。在这项协议中,美国对日本的“对等关税”从之前的25%下调至15%。消息一出,引发全球关注,日本各大媒体也纷纷对此事进行报道与评论。
日本《读卖新闻》详细报道了特朗普在“真实社交”上发布的内容,除了提及15%的“对等关税”外,还提到特朗普称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美方将获得其中90%的利润,并且日本将向美国开放贸易,包括汽车、大米和其他一些农产品等领域。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7月23日报道,日本首相石破茂在特朗普宣布协议达成后回应,称已接到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与特朗普会面的报告,并强调“我们赌上国家利益,在汽车和其他领域展开了艰苦谈判,直至最后一刻达成协议”。
日本时事通讯社报道,石破茂表示随后将听取关于协议具体内容的简报,还称会仔细研讨协议内容,根据结果判断自己是否辞职,在充分研讨协议内容前不会作出决定。
出口产业冲击:多家日本媒体指出,尽管关税从25%降至15%,但对于日本的汽车、农产品等出口产业而言,仍然面临挑战。
《产经新闻》曾在之前关于美日关税问题的报道中提到,汽车是日本对美最主要出口产品,2024年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额约6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50.8日元),占日本对美出口总额的三成。此次关税虽有降低,但15%的税率依然会增加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的价格成本,削弱其价格竞争力。对于农产品领域,日本大米等农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在面临美国本土农产品竞争的同时,还要承受关税负担,扩大出口规模并非易事。
经济增长担忧:日本分析人士认为,对外贸易是日本经济的重要支柱,而美国又是日本最大的外贸出口目的地。
《每日新闻》表示,若日美之间的谈判持续拖延,日本对美国的出口规模恐将大幅缩减,这无疑会显著增加日本经济下行的风险。尤其在当前物价高企、经济增长陷入停滞的大背景下,日本经济很可能遭受更为严峻的双重冲击。此前日本刚刚宣布第一季度GDP萎缩,经济复苏受挫,此次贸易协议的达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关税压力,但未来对日本经济增长的实际拉动效果尚待观察。
在日本国内,协议对石破茂政府形成考验。在20日的日本参议院选举中,自民党、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结果惨淡,自民党内部要求石破茂辞职的声音愈演愈烈。石破茂此前将关税谈判作为其在参议院选举后继续执政的理由之一。
如今协议达成,《朝日新闻》分析认为,石破茂政府需要向民众证明该协议切实维护了日本的国家利益,否则其执政地位将面临更大危机。石破茂本人也表示要在仔细研讨协议内容后,根据结果判断是否辞职,这表明协议的后续影响将直接关联到日本政府高层的变动。
在日美关系方面,《读卖新闻》评论称,此次协议的达成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日美关系。此前,美国频繁挥舞关税大棒,日本面临巨大压力,日美关系也因此出现紧张态势。此次协议的签订,为两国关系的平稳发展提供了契机,但同时也应看到,协议背后日本在关税等方面的让步,也反映出日本在日美关系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未来如何在维护日美同盟关系的同时,更好地争取自身利益,是日本政府需要思考的问题。
民众情绪不满居多。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国内的民调结果显示,对于这份美日协议,有高达78%的受访者认为“将对日本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仅有10.7%的民众认为“会有积极影响”,还有8.8%的民众认为没啥大的影响。
大批日本民众认为这是日本继“广场协议”签订40年后,再一次在国家重大问题上对美国妥协。《东京新闻》刊登了多位民众的评论,有民众表示“一听说达成了这样的协议,就感觉天都塌了”,认为政府在协议中对美国让步过多,损害了日本的利益。
各产业界的情绪也偏负面,但多呼吁谨慎。
日本汽车行业等业界人士对协议表示担忧。多家日媒刊登日本汽车行业人士的言论,提醒政府在对美关税谈判问题上不要仓促妥协。汽车行业担心,如果谈判以这样的结果告终,其影响将是长期的。
相关数据显示,日本汽车行业各大企业对截至2026年3月的本财年所受关税影响进行了预估,本田预计关税冲击将造成6500亿日元的损失;日产汽车面临的损失规模预计高达4500亿日元;丰田汽车表示仅在4、5月这两个月间,关税带来的影响预计就达到1800亿日元。
日本某汽车行业龙头企业的高管表示,相较于追求谈判速度,协议内容的质量才是关键所在,希望(日美政府)双方能够保持冷静,稳步推进后续谈判进程。
总体而言,日美协议虽然达成,但该协议无论是对于日本经济的实际影响,还是在政治层面引发的后续变动,以及引发的民众和业界的态度,都显示出诸多不确定性,未来走向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