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黄敏璇 胡梦然 深圳报道
国内低空经济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订单额再创新高。7月16日,eVTOL主机厂时的科技宣布与阿联酋企业Autocraft达成350架eVTOL订单,总金额10亿美元,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一笔eVTOL采购订单。
《华夏时报》记者梳理发现,国内低空经济企业正加速出海,除时的科技之外,包括亿航智能(NASDAQ:EH)、小鹏汇天、览翌航空等在内多家eVTOL主机厂也陆续斩获海外订单。其中,中东地区成为热门目的地。
“低空经济在中东迎来发展契机和当地智慧城市建设、地广人稀的地理特点等因素有关。中国eVTOL企业在中东市场有自身独特优势,包括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国内完善的产业链。但同时欧美低空经济企业也在中东布局,与中国企业形成竞争态势。”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湾区低空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克力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海外订单爆发
7月16日,时的科技宣布阿联酋企业Autocraft签署采购协议,后者将采购350架时的科技E20eVTOL,订单金额10亿美元。双方将携手推进E20eVTOL在中东及北非地区低空旅游、空中出行等多元场景的商业化落地。
时的科技方面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时的科技E20 eVTOL型号合格证申请已于2023年10月获受理,目前就在适航取证最后的攻坚环节,公司的第一批订单交付会在取得适航证之后。”
载人eVTOL属通用航空,其商业化需经过严格的适航认证。中国正大力发展低空经济,在适航审定方面领先全球。国内eVTOL龙头亿航智能的EH216-S是目前全球唯一一款通过适航认证的载人eVTOL,同时国内还有多款eVTOL正在冲刺适航认证,行业普遍认为今年有望加速获批。
而随着国内低空经济发展提速,eVTOL主机厂也在纷纷加快开拓海外市场,海外订单迎来爆发。
今年4月,览翌航空宣布与新加坡月球航空(Moon Aero)达成了60架eVTOL的采购意向。双方将围绕eVTOL研发成果转化及其产业化进行战略合作。
此外,峰飞航空曾在2023年宣布获得EVFLY采购合同,后者将采购总计205架峰飞盛世龙客运航空器和凯瑞鸥货运航空器,并且首先将10架货运航空器投入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等地区用于空中物流运营服务。
海外订单量最多的当数行业龙头亿航智能。截至目前,亿航智能EH216-S产品已获得阿联酋企业Wings Logistics Hub100架订单、印尼航空企业Prestige Aviation100架订单、马来西亚航空企业AEROTREE50架订单、日本空中交通数字平台公司AirX50架订单等。
为何是中东?
梳理中国eVTOL海外订单可以发现,中东尤其是阿联酋客户已成为最大买家。同时,不少未拿下订单的eVTOL企业也在跃跃欲试。小鹏汇天飞行汽车在2022年就赴迪拜首飞;今年7月沃飞长空宣布与阿联酋本地企业携手开辟低空旅游和通勤航线。
中东,为何成为中国eVTOL企业出海的热门目的地?
从政策背景看,中国与阿联酋2024年5月发布联合声明曾提到,双方愿通过探索两国共同投资机遇,加强在创新、数字经济、科学、开源项目孵化与商业落地、科学技术与技术人才培养等所有工业领域的合作。时的科技在同年11月举办的第七届进博会上就与Autocraft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从而促就本次10亿美元大单。
在朱克力看来,低空经济在中东迎来发展契机,也与当地智慧城市建设、地广人稀的地理特点等因素有关。
“中东国家经济实力雄厚,有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推动智能城市建设的迫切需求。像沙特阿拉伯的‘2030愿景’、阿联酋的‘我们阿联酋2031’等国家发展战略,都将科技创新放在重要位置,低空经济这种高科技含量的产业自然备受青睐。”朱克力表示。
据介绍,阿联酋已将低空经济列为“未来产业”,出台《2031国家交通战略》,计划2030年前投入120亿美元建设空中交通网络;沙特阿拉伯的新未来城NEOM项目计划在2025年拥有一支eVTOL航队,发展多样态低空飞行模式。
“阿联酋当地市场需求强劲,尤其是迪拜人口密度高、地面交通压力大,城市空中交通(UAM)解决方案具有天然的落地需求。同时监管机制比较开放,阿联酋在民航监管制度上相对灵活,具备试点新技术的政策土壤,为eVTOL在实际运营前的适航测试、示范飞行等提供了制度支持。”时的科技方面也向本报记者表示。
“天时地利人和”之下,诸多中国eVTOL企业将中东视为必争之地,但挑战也依然存在。
除了中东高温、沙尘等极端天气对eVTOL提出更严苛的要求,不同国家的适航标准不一也是一大难关。eVTOL是电动航空,属新兴事物,其适航审定标准全球都还在探索中,中国民航局为亿航智能EH216-S产品量身定制适航标准,并颁发全球首张eVTOL型号合格证(TC),让国内适航审定标准建立领先一步。
记者关注到,就在时的科技与阿联酋企业Autocraft签约当天,阿联酋民航总局分别到时的科技和峰飞航空调研并进行技术交流。
中国适航标准输出中东是否存在现实可能性?朱克力对此表示肯定。其认为从技术层面看,国内企业已攻克分布式电推进系统、飞控冗余设计等核心难题,这些技术积累使中国适航标准具备国际竞争力;在政策层面,国内改革优化了适航审定流程,企业从申请到取证周期大幅缩短,这种高效模式对希望快速引入eVTOL的中东国家具有吸引力。同时在市场需求方面,中东地区低空旅游、城市通勤等场景需求旺盛,而中国适航标准覆盖的eVTOL机型在成本、运维上更具优势,若中国标准能通过技术交流被中东监管方采纳将加速市场培育。
“阿联酋民航总局主动调研中国企业,正说明其认可中国在新能源航空领域的技术话语权。”朱克力表示,不过标准输出需跨过文化与制度差异门槛。中东国家对航空安全要求严苛,且本地化适配需求强烈。中国需通过联合研发、人员培训等方式,将标准转化为可落地的解决方案。例如与阿联酋民航总局共建适航实验室,针对沙漠气候、高温环境等特殊条件优化审定标准,这种“技术共建+标准输出”的模式更易被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欧美多家头部eVTOL企业也在加快中东市场布局。美国飞行汽车龙头Joby今年6月在阿联酋开展载人飞行测试,并计划2026年在当地启动空中出租车商业运营。公司同月还与沙特知名企业Abdul Latif Jameel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将探索在沙特为Joby的eVTOL建立分销协议。预计在未来几年,双方将交付200架Joby的飞行器及相关服务。
时的科技方面称,相比欧美,中国eVTOL企业的优势在于完善的产业链基础和制造成本优势。“商飞C919项目的多年培育完善了国内航空供应链,培养了优秀的航空人才,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无人机产业也带动了三电技术和智能算法技术水平快速提升。更重要的是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预计量产后欧美企业eVTOL的销售价格会比国内的价格贵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