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亲密关系最快的方式:
拒绝沟通、情感漠视、表情暴力
大家好,我是社长,老梁。
刘震云在《一日三秋》中,讲过这样一个悲哀的故事:
延津县豫剧团里,演员陈长杰和樱桃因为同演一出戏,在长期接触下产生了感情,走到了一起,成为了一家人。
两人没结婚前,在大家的印象中,樱桃不仅人长得美、身材好,还特别爱笑,十分引人注目。
那时候,在后台对戏的间隙,陈长杰总爱跟樱桃讲笑话,给足了情绪价值,逗得她乐个不停。
走进婚姻没多久,夫妻俩就离开了剧团。
在柴米油盐的消磨下,在鸡毛蒜皮琐事的堆积中,他们的感情一点点被耗尽,曾经恩爱的一对佳偶也变成了怨偶。
平日里,陈长杰面对樱桃时,也不再是之前的温柔风趣,而是数不尽的讽刺和挖苦,和掩盖不住的嫌弃和厌倦。
而樱桃一边要照顾孩子和家庭,一边要面临着难以化解的婆媳矛盾,在各种糟心事的压迫下,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少,脾气越来越暴躁,整个人都变得黯淡无光。
陈长杰眼看着妻子的变化,却只觉得这是对方自身的性格问题,从不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隔三差五就躲在外面喝酒。
明知妻子心中装满诸多不快,可他要么“装聋作哑”,要么跟对方硬碰硬,只顾着发泄情绪。
直到有一天,为了一把韭菜,夫妻俩又起了争执,吵架的过程中陈长杰丝毫不顾及妻子的心情,说了极度伤人的话,说完便转身出门了。
没想到,樱桃在对婚姻的绝望和对丈夫的心寒中,彻底失去了希望,选择了轻生。
樱桃走后,陈长杰才意识到,是自己害了妻子。
在《一句顶一万句》中,刘震云写过一句话,说出了很多女人的心声:
“世上的人遍地都是,说得着的人千里难寻。”
尤其是在结婚后,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值得信任的另一半,不少人本以为可以就此避开生活诸多风雨,有人陪,心里话有了倾听者,往后有枝可依。
但悲哀的是,若不幸遇到了错的人,内心的郁闷未减反增,心底的苦楚更是无处诉说,自身感受从未被顾及,试图解决家庭矛盾时,对方却直接无视。
久而久之,自己的情绪越来越不稳定,整个人状态一天比一天差,生活反倒就这样跌落谷底。
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让一个人饱受折磨的,正是亲密关系的失衡,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岛。
而毁掉亲密关系的,就是“拒绝沟通、情感漠视、表情暴力”这3个“慢性毒药”。
当这些相处模式成为婚姻中的常态,夫妻间的信任与依赖便会逐渐瓦解。
那些被忽视的情绪、未被满足的期待,如同积压在心底的暗火,一旦点燃,就会化作愤怒与争吵。
这些负面情绪的恶性循环,正在一点点侵蚀着亲密关系的根基,也会在经年累月中摧毁一个家。
好的婚姻,始于“看见”;舒服的家庭氛围,基于“夫妻同心”。
如果妻子动不动就烦躁、内耗、乱发脾气,别再一味地将问题都归结为对方性格不好。
和枕边人相处,多一点耐心,学会积极沟通、主动解决问题,及时看见爱人的喜怒哀乐,并多一些理解,心的距离才会靠的更近,日子才能蒸蒸日上。
所有长久的婚姻,都是反消耗的
马家辉说过:
“一段良性的、长久的关系,是大家一起成长,而非一起沉沦。”
朋友之间如此,爱人之间想在婚姻里长久地走下去,也是同样的道理。
一个家庭里,最怕的不是贫穷,而是夫妻俩常年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却早早耗尽了感情,最后互相折磨,在相看两厌中煎熬度过余生。
不久前,电影《出走的决心》主角原型苏敏,走上了戛纳电影节的红毯,引发全网纷纷点赞,大家都称她活成了自己人生的“大女主”。
这几年里,她因“50岁自驾游”的亲身经历,被众多人所熟知,她的故事一度让很多人直言感同身受。
过去数十年时光中,苏敏曾因婚姻的不幸而陷入了阴霾中,身心都受到了极大创伤。
两人结婚后,30多年以来,处理所有家务似乎理所当然成了她一个人的日常,她每天为丈夫洗衣做饭,照顾对方,换来的却只有丈夫的侮辱殴打。
苏敏有一次生病了要治疗,用了丈夫的医保卡,几十块钱的药费丈夫也斤斤计较了许久。
平日里,她的喜怒哀乐,她的辛劳付出,丈夫从不在意,也从未对她有过半点关心,常年都是漠然对待或者冷嘲热讽的态度。
后来在两人又一次发生冲突时,苏敏忍无可忍,精神彻底崩溃,拿起水果刀就扎向了自己,随后便被确诊抑郁症。
身体逐渐康复后,为了治愈自己的心,她开车离开了那个苦苦挣扎多年的家,两年后又提出了离婚的诉求,在出走的日子里,重新找回了生命的能量。
婚姻就像一场双人舞,若两人舞步不合,只会彼此拉扯、消耗。
那些让人心力交瘁的婚姻,往往充斥着无尽的指责与抱怨;而舒服的婚姻,都懂得远离消耗,彼此滋养。
好的婚姻,不是没有拌嘴,也不是完全没有矛盾,而是妻子能理解丈夫难处的同时,丈夫也能体谅妻子的辛劳,共情爱人的悲欢。
就像老戏骨游本昌在分享家庭幸福的经营之道时,谈到的那样:
“婚姻的保鲜秘诀,就两个字,不响。”
在他看来,夫妻的相处过程中,那些不该讲的、自我为难的、为难别人的,都不要吵个不停。
日常生活中,在和妻子杨慧华沟通时,他总是会把最后一句话留给对方说,时刻不忘尊重妻子,把妻子放在第一位。
他们夫妇俩携手走过风风雨雨数十年,到老依然十分恩爱,正是因为始终坚持着互相包容,彼此扶持的决心。
什么叫同甘共苦?什么是经营婚姻的关键?
社会学博士沈奕斐说的很对:
“是当你很悲痛的时候,我愿意跟你一起蹲下来,虽然我不知道怎么帮你挡雨,但我愿意跟你蹲在一起,我们一起来淋雨。
这是爱里面很重要的一个意义。口口声声说爱你的人,在你崩溃的时候告诉你‘至于吗’,那个孤独感真的很容易击垮一个人的。”
拥有大智慧的人,早已停止了彼此消耗,在矛盾中寻找平衡点,用爱与理解化解分歧,让双方在这段关系中都能感受到温暖与力量。
夫妻相处间,大事上不推卸责任,小事上不争长论短,夫妻同心,积极解决问题,生活自然会蒸蒸日上。
一个家庭越过越好的底层逻辑:
父爱则母静,母静则子安,家和万事兴
北大哲学系教授吴飞曾提到一个观点:
“过日子就是管理家庭,并在管理家庭的过程中安顿自己的生活。
只有自己所在的几天整体过得好了,一个人才谈得上安顿了自己的生活,也就是过上好日子了。”
人生下半场,一切幸福的根源,都离不开经营且守好自己的家。
家庭能量充沛了,人长期生活在其中,生命力也会得以更加充足,事业以及生活才会越来越好,从而更好地托举家庭走上坡路。
仔细想想,能让一个家庭蓄满能量的基本关键词就在于——和睦。
而让一个家庭越过越好的底层逻辑则在于:夫妻关系和顺,家庭氛围和气,人人情绪平和,终能获得家和,家和万事皆可成。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船王”赵锡成不仅事业上成就高,个人家庭也经营的非常完善,教育出来的孩子个个优秀。
他的六个女儿几乎都毕业于常春藤名校,四女儿还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法学博士,小女儿赵安吉被称赞为新一代“华人女船王”。
曾有人请教赵锡成:您是怎样将孩子们培养得如此出色的?
他笑了笑回应道:“这说明我一生爱我太太,真是爱对了。”
年轻时,即便打拼事业再忙,他都时刻谨记妻子照顾家庭、养育孩子的辛劳,感恩妻子付出的一切。
因为拥有丈夫的体贴和支持,给了朱木兰足够的能量,所以即便日子过得不富裕,她也总能保持平和的心态,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
空闲时间,夫妇俩就会带着女儿们出去见世面,长见识,拓宽她们的视野。
赵家的相处模式,就是“父爱则母静,母静则子安,家和万事兴” 的最好例证。
父亲充足的陪伴,母亲积极的引导,让几个女儿成长得越来越出色,在各自领域都有着极高的成就,也让赵氏家族长久兴旺发展。
一个家庭,最好的相处状态是什么样的?
幸福的家庭,或许正如杨绛在《我们仨》描述的这样:
“我们相伴相助,碰到困难一起承担,困难也就不复困难。
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其实幸福很简单,学会倾听,给予理解,用爱和包容化解矛盾,才是一个家庭幸福的真谛。
父亲的关爱,是妻子情绪的稳定剂;母亲的平和,是孩子成长的定心丸。
当一家人相互支持,彼此托举,日子终将越过越顺。
婚姻是一场漫长的修行,家庭是需要共同经营的港湾。
唯有打破冷漠的恶性循环,建立起充满爱意的互动模式,方能让婚姻历久弥新,让家庭永葆温暖生机。
作者:枳为橙 ,本文首发:读书369(ID:dushu369com),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君与你一起,听名著、读美文,用读书点亮你的人生!转载请联系读书369。
安利时刻
不少同学对“人生教练” 这个新技能和新副业很感兴趣,那怎么办呢?
不如组建一个“人生教练” 的微信群吧~
后续,我会在群内做一些“人生教练”的介绍和分享, 以及给大家一些教练咨询体验名额,以及《人生教练入门和商业化指南》。
打造“教练+”思维,可以多场景应用,比如教练式育儿育人、教练式职场职业、教练式关系沟通、教练式领导力、教练式IP、教练式情绪管理、教练式销售、教练式自我成长。
这个群更适合,以下人群:自我成长者、爱学习和分享者、老师、中高层管理者、社工、职业转型者、个人IP、创业者以及正在或者想成为人生教练的人。
加下方老梁社长的微信,即可进入“人生教练体验交流群”, 申请暗号:人生教练。
作者:枳为橙
来源:读书369(ID:dushu369com)
编辑:k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