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够8小时 为何还会感到累
创始人
2025-07-14 14:01:06
0

45岁的张先生身高1.7米,体重却有95千克,属于肥胖。近几年,他的“中年发福”不仅带来了双下巴、粗短的脖子和大腹便便,还让妻子苦不堪言——张先生鼾声如雷,有时还会出现呼吸暂停,妻子常被吵得彻夜难眠,同时还担心他一口气喘不上来。

张先生每天看似睡眠深沉,每晚都能睡足8小时,但白天他却常感到头脑昏沉,有时甚至还因为频频打盹,影响工作。在最近一次体检中,张先生发现自己的血压、血糖、血脂都超标了。他有些担心,来到医院就诊,经多项检查及多导睡眠监测,最终被确诊为代谢综合征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当心肥胖“堵住”呼吸

张先生的故事提醒我们:打鼾不等于“睡得香”,而是身体的“求救信号”。肥胖不仅与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风等代谢性疾病相关,还与肿瘤、骨关节炎、胃食管反流等疾病相关,更可能会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堵住”呼吸,带来致命威胁。

体形正常者胸部皮下脂肪通常厚度小于1厘米,而张先生这类明显肥胖者,胸部皮下脂肪厚度可达3厘米以上。这些人的肺活动度大幅受限,宛如被五花大绑,出现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稍微一活动便气喘吁吁。

另外,肥胖可导致颈部脂肪堆积,患者会出现双下巴、舌头肥大、咽喉部狭窄,张先生的粗短脖子也是典型表现之一。在睡觉时,全身肌肉包括气道肌肉松弛下来,舌后坠,使得本就狭窄的气道更易塌陷,引发呼吸暂停。

张先生的夜间经历,正是OSA患者的真实写照:他们通常倒头就睡,因气道狭窄而鼾声如雷,如气道完全闭塞,会出现呼吸暂停,进而有窒息感、挣扎,甚至坠床等。患者被惊醒后短暂恢复,会再次进入睡眠,并循环出现如上现象。患者整夜反复、间断性缺氧,睡眠被切割成碎片,所以他们看似睡得香、睡不醒,但事实上睡眠毫无质量可言。

OSA患者在白天会出现如下“后遗症”:因反复挣扎、缺氧,导致起床后疲乏无力、头晕、头痛、口干、注意力不集中、脾气暴躁、嗜睡,严重者开会、开车时都能睡着。

患者夜间睡眠时伴有严重打鼾,并会出现呼吸暂停,如暂停时间较长导致缺氧,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等,严重者可导致猝死。

睡眠呼吸暂停很危险

OSA是一种常见的、非常容易被忽视的睡眠呼吸疾病, 主要临床表现睡觉时反复发生的打鼾、呼吸暂停以及由此引发的日间过度嗜睡,可引起患者间歇性缺氧以及睡眠结构紊乱。长此以往,可引发全身多系统的健康问题。

肥胖是OSA 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然而,该病并非只青睐肥胖人群,以下人群也容易被OSA“找上门”:

中年人OSA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发病高峰年龄通常在50至60岁。

男性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这可能与激素水平、脂肪分布等因素有关。

脖子粗短者这类人常常颈围超标(男性>43厘米,女性>38厘米),提示颈部脂肪堆积过多,易压迫气道导致狭窄。

有不良嗜好者长期吸烟(刺激上呼吸道黏膜水肿)和酗酒(抑制中枢神经、松弛咽部肌肉)会显著增加患病风险。

服用某些药物者服用镇静催眠类药物等也会引起或加重OSA。

上呼吸道解剖结构异常者存在小颌畸形、鼻中隔偏曲、鼻息肉、扁桃体/舌体肥大、悬雍垂过长、咽腔狭窄等解剖结构异常者,都可能发生OSA。

遇到OSA该怎么办

OSA需要综合治疗,以张先生为例,医生为他制定了如下治疗方案:

1.一般治疗:减重是治疗OSA的根本。医生建议张先生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定期监测颈围和体重,戒烟戒酒,尽量避免使用安眠药物等,同时要避免过度劳累或熬夜。另外,医生建议张先生在睡觉时采取侧卧位,并适当抬高床头。

2.内科治疗:使用无创呼吸机是治疗OSA的首选方法,有助于消除患者睡眠期低氧,纠正睡眠结构紊乱,提高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3.外科手术:患者如果合并鼻中隔偏曲、鼻息肉、扁桃体肥大等问题,需考虑手术,重度肥胖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减重代谢手术。

其实,OSA是可以预防的。大家可从以下方面做起:

定期测量颈围和体重监测体重变化,及时控制体重。

改善生活习惯晚餐七分饱,避免摄入高能量食物。睡眠时避免仰卧,尽量选择侧卧位。

适量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并坚持锻炼。

当您或者您的家人晚上睡觉时出现鼾声如雷、被憋醒或出现呼吸暂停,白天出现嗜睡、乏力,或者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易怒等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多导睡眠监测等检查,以明确是否患有OSA。

OSA可防可治,减重是第一步。管住嘴、迈开腿,不仅为保持健康的体态,更为每一夜的安稳睡眠,减下去的是体重,赢回来的是健康。好睡眠是健康基石,做好自身体重的管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别让肥胖成为“隐形杀手”。

链接

诊断金标准:多导睡眠监测(PSG)

OSA确诊离不开多导睡眠监测检查。这项监测通过贴附在患者身体各部位的传感器,整夜记录其脑电图、眼电图、肌电图、呼吸监测、心电监测、体位传感器等数据,精准分析呼吸暂停次数、缺氧程度及觉醒频率。通过PSG监测,可以鉴别单纯鼾症、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肥胖低通气综合征,以及药物或其他物质所致的失眠或嗜睡。

文: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顾香 齐广生

编辑:穆薪宇 李诗尧

校对:马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向新而行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用科... 科技创新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从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到新能源技术全球领先,中国的科技创新...
伊媒披露以色列试图暗杀伊朗总统... 据伊朗法尔斯通讯社7月13日报道,以色列于6月16日针对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一场会议发动袭击,伊朗...
最新或2023(历届)学校社会...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幸福街小学在全校师生中掀起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
平均每天10班船驶向欧美 从深...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1.79万亿元,同比增长2.9%。  当前,全国...
走!坐上复兴号,去体验“开动车... 7月的青藏高原,油菜花飘香,风光宜人。7月7日至10日,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定点帮扶村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