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泰国政坛的风云变化堪比一场扣人心弦的电视剧。就在三天之内,泰国换了两位总理,闹剧似乎刚刚结束,却未料到戏剧性的转折再次上演。佩通坦,曾被暂停职务的总理,突然重回政坛,摇身一变成了文化部长。她上任的第一天,便毫不犹豫地发起攻势——拒绝归还柬埔寨要求的20件高棉文物,理由是“预算不足”;与此同时,她将两国争议已久的TaMuenThom寺群划入泰国文化遗产并派兵驻守。这一举动无疑踩中了柬埔寨的痛点。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曾经在直播中猛烈抨击佩通坦四小时的柬埔寨前首相洪森,这一次竟然保持了异常的沉默。社交媒体上没有了以往的激烈言辞,直播也突然消失。就在佩通坦强硬出击的同一天,中、缅、泰三国在缅甸首都召开了打击电诈的部级会议,并宣布将对妙瓦底电诈园区进行“全面清剿”,并表示“抓人不设上限”。那么,在这种关键时刻,泰王为何亲自为佩通坦保驾护航?洪森的沉默又意味着什么?中方的行动又在释放怎样的信号?
王室撑腰,佩通坦复职背后的权力博弈
佩通坦能够迅速回归内阁,绝非偶然。7月1日,泰国宪法法院以7:2的票数决定暂停她的总理职务,但仅仅三小时后,泰国国王玛哈·哇集拉隆功便签署了任命书,任命她为文化部长。在泰国,内阁成员的任命不仅需要总理提名,还必须获得国王的签字批准,才能生效。这一次,王室的迅速行动,意味着泰王通过此举向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他信家族并未完全出局,且王室依然维持着与民选政府的平衡。
这背后,实际上是一场复杂的权力博弈。军方通过“录音门”事件向佩通坦施压,试图通过逼退自豪泰党,并推动“任命制上议院”来架空民选政府,显然已经触及到王室的底线。毕竟,如果军方的权力过大,王室的制衡作用就会失效。因此,泰王通过保护佩通坦,不仅保住了他信家族的势力,还利用佩通坦的存在牵制军方,维持了王室、军方和民选政府之间的微妙平衡。
复职后的佩通坦,迅速展现了其政治手腕。她通过拒绝归还文物和占领寺庙两项举措,表面上看似挑衅柬埔寨,但实际上是她为了巩固国内支持所下的三步棋:一是向军方表明,她在主权问题上决不退让;二是通过煽动民粹情绪来转移“录音门”的负面影响;三是试探王室的底线,看看他们是否能够接受这样强硬的路线。更有深远意义的是,她同步推出了一项“软实力战略”,计划将文化产业的GDP占比提升50%,并通过泰拳文化出口和影视退税政策吸引年轻选民,为未来重返总理位置打下基础。
洪森的沉默,深藏三重算计
洪森的反常沉默,与他在一个月前那场长达四小时的直播中激烈抨击佩通坦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去年6月,佩通坦陷入“录音门”风波时,洪森曾怒斥她“叛国”,翻出30年前的历史,指责她信“辱王室”,甚至预言她“三个月内必下台”。然而,现在佩通坦不仅没有倒下,反而换了一个角色继续掌权,洪森却选择了沉默。这种转变并非示弱,而是老谋深算的政治策略。
洪森的沉默,恰恰是在中缅泰三国联合清剿电诈园区的背景下做出的战略调整。7月4日,三国宣布对妙瓦底等电诈园区进行彻底“铲除犯罪土壤”,并表示,今年上半年中方已协助缅泰两国抓捕了5400多名中国籍电诈核心分子。妙瓦底地区位于泰国、柬埔寨和缅甸交界,是长期以来武装割据、黑产泛滥的“三不管”地带。此次中方的雷霆行动,无疑是在区域安全问题上投下了一个重磅炸弹。
洪森如果此时再挑起边境争端,将无异于“撞枪口”,不仅会干扰中方主导的安全合作,还可能遭到东盟的孤立,成为“麻烦制造者”。此外,洪森沉默背后还有着复杂的战略考量:首先,他需要观察泰国军方对佩通坦强硬立场的态度。如果军方默许了她的强硬路线,那么他再挑起事端就显得不合时宜;其次,他还在测试泰国国内民族主义的情绪,如果大多数民众支持佩通坦保护文化遗产的举动,那么柬埔寨的抗议反而可能被民众反感;最后,洪森还要谨慎考虑柬埔寨的经济情况。此前,他封锁泰国商品入境,结果遭遇泰国反制,切断了对柬埔寨的电力供应,直接导致金边的工厂停工,橡胶价格暴跌。再度升级冲突,柬埔寨恐怕无法承受其经济成本。
中方的冷静姿态,维护区域稳定
当泰国政局发生剧烈变化时,中方的反应相当冷静且务实。在佩通坦被暂停职务仅43分钟后,中国外交部就发布声明表示:“这是泰国内政,我们不予评论;希望泰国能够保持稳定和发展。”这27个字看似简短,但却包含了深刻的外交策略——既尊重泰国的主权,又强调“稳定”对整个区域的关键性。毕竟,中泰铁路项目是“一带一路”在中南半岛的旗舰工程,目前正处于关键建设阶段。
而对于打击电诈的联合行动,中方也展现出了务实的立场。电诈问题不仅仅是治安问题,尤其在“金三角”地区,地方武装和跨国犯罪猖獗,已成为大国博弈的交汇点。此次三国联手清剿电诈园区,表面上看是在打击犯罪,实则是在重塑边境秩序,切断黑产链条,为经济走廊建设扫清障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洪森不敢轻举妄动——柬埔寨的经济发展,依赖区域的稳定红利。
中方的“稳定优先”战略还体现在对柬埔寨的态度上。今年4月,中国特使曾公开劝告洪森,通过“2 2对话机制”解决分歧,但洪森执意升级与泰国的冲突,甚至在联合军演后加派边境兵力。结果,柬埔寨不仅遭到东盟的孤立,还被新加坡媒体直接批评为“破坏区域稳定”。当中国倡导的合作遭遇单边冒进时,最终谁能获得更多的支持,显而易见。
当泰国王宫宣布佩通坦成为文化部长时,洪森的脸书依然没有任何更新。这份沉默,与中缅泰三国联合声明中“铲除电诈土壤”的强硬措辞形成了鲜明对比。佩通坦通过主权议题稳固了国内基础,泰王通过一纸任命维护了三权平衡,而洪森的沉默则反映了小国在大国博弈中的谨慎自保。
中方的立场始终清晰:要安全才能发展,要合作才能共赢。无论是中泰铁路的建设,还是边境电诈园区的清除,都指向同一个目标——一个稳定、繁荣的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