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下午,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的2025年首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河南省安阳市林州红旗渠纪念馆顺利举办。经各地推荐、网友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52人(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身边好人光荣上榜。2008年4月开始,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持续开展网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生动讲述新时代身边好人故事,集中展示平凡英雄风采,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到目前为止,共有1.7万多名好人荣登“中国好人榜”,本场发布活动是第216场。
活动举办现场
近年来,电影频道按照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的指导要求,认真承办“中国好人榜”发布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2025年活动举办在安排节点和内容表现上积极创新。总体按照精神贯穿、简洁朴实、明星适度、加大传播的原则,精心策划。今年首次发布活动正值“七一”前夕,将“红旗渠精神”与“好人故事”相结合,以穿越时空的故事会形式,展现好人优秀精神品质,进一步展现平凡人的不凡之处,提高宣传声量,扩大宣传声势。
如果要讲“好人”,就先从“历史传承”讲起。发布活动中,诚实守信“中国好人”张买江继承父亲未竟的红旗渠建设事业,完成母亲“把水带回来”的嘱托,此后一生讲述红旗渠故事,其儿子也加入管渠护渠队伍,实现了对红旗渠精神“世世代代看好渠、护好渠、管好渠、用好水”的传承。从父亲倒在修渠工地上的那一刻起,这份精神的接力棒便已传递——张买江用数十年光阴践行“把水带回来”的誓言,又将这份坚守融入儿子的血脉,让红旗渠的潺潺流水与三代人的赤诚之心,共同奏响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精神赞歌。
情景剧《红旗渠》
节目创作中,《甲骨“新”文》将安阳市独有的甲骨文文化与现代舞蹈艺术相结合,通过演员们用舞蹈语汇表现甲骨文文字,让古老文字焕发出新的活力,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既契合活动举办地的文化特色,又为活动增添了文化魅力。
舞蹈《甲骨“新”文》
如果要讲“好人”,就从“美德传承”讲起。来到现场的“中国好人”代表中,助人为乐的梁建祥带领乡亲致富、坚持十一年为老人送鸽子粥,体现“互助”“感恩”的传统美德;敬业奉献的张耘传承六尺巷“谦让”精神,通过多种创新方式传播礼让文化;孝老爱亲的曹楚文多年背着哥哥求学,彰显“手足情深”“坚韧担当”的家庭美德,这些“中国好人”的事迹都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传承。红旗渠水奔流不息,恰如中华美德绵延不绝。活动中,演员臧金生带领五位青年演员宣读《致敬词》,致敬“中国好人”,当每个普通人都成为美德星河中的微光,便是对这片土地最深情的致敬——因为“好人”二字,永远是这个民族最硬的脊梁、最暖的底色。
臧金生等宣读致敬词向“中国好人”致敬
如果要讲“好人”,就从“榜样传承”讲起。传承榜样力量,既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延续,更是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在活动现场,全国道德模范为“中国好人”赠送“道德传家宝”,让全国道德模范身上的执着、朴实等优秀品质,能够在“中国好人”中得到接力传承。“新时代好少年”向“中国好人”献花的环节,象征着年轻一代对好人身上的优秀品质的主动学习与自觉接续,引导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以善为尺、以好为范,成长为有道德、有温度的时代新人。
“新时代好少年”向“中国好人”献花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传承至今依旧熠熠生辉。电影频道作为此次活动的承办方,力图将“中国好人”故事与电影更好地融合,号召全社会向身边好人学习,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家庭的好成员。
上一篇:话剧《长安的荔枝》:古代职场小人物为何打动当代观众?
下一篇:为何坏人都姓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