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当这句耳熟能详的诗句,以话剧的形式在舞台上鲜活呈现,一场跨越千年的大唐传奇,就此拉开帷幕。7月11日至13日,西安话剧院与事吾剧戏联袂打造的话剧《长安的荔枝》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热演,在戏剧舞台上完美呈现了马伯庸笔下那个充满荒诞与热血的故事。演员松天硕饰演的李善德,更是成为全剧灵魂所在,带领观众一同走进扣人心弦的“古代职场生存记”。
话剧《长安的荔枝》剧照
话剧《长安的荔枝》的剧情,以“如何将三日即腐的荔枝送到长安”为核心悬念,展开了一场紧张刺激的“古代极限运输”大戏。从保鲜技术实验、运输路线规划,到官场博弈、各方利益争斗等危机,环环相扣,如同悬疑大片一般,紧紧抓住观众眼球。而在这场“荔枝盛宴”的背后,是无数百姓的血汗与泪水,是大唐盛世下隐藏的危机与腐朽。李善德,这个原本只想安安稳稳过日子的九品小吏,在被卷入这场“荔枝风波”后,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绝境中实现了自我救赎。他在狂赶“Deadline”的过程中,逐渐看清了权力游戏的荒诞和残酷,最终选择坚守本心,为弱者发声,即便得罪权贵也在所不惜。他的这种成长与蜕变,不仅让人看到小人物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奈与渺小,也让人感受到在困境中坚守初心的力量。
松天硕亦庄亦谐、亦悲亦喜的精彩表演,无疑是该剧亮点之一。他仿佛从书中直接走出来一样,全程几乎不下台,将李善德这个角色刻画得淋漓尽致。有着丰富喜剧表演经验的他,以独特的“松式喜感”将小人物在体制缝隙中的狼狈与韧性化为令人心酸的幽默;同时,戏曲世家出身练就的一身童子功,又将李善德在岭南与长安之间奔波的艰辛,以极具张力的肢体表演呈现给观众。他的每一次奔跑、每一次跌倒,都仿佛带着观众一同穿越那漫长艰辛的“荔枝之路”,让人深刻感受到李善德所面临的巨大压力。
“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李善德的觉醒之路,被松天硕演绎成“灵魂的蜕变”。从被同僚算计的卑微小吏,到为了家人而勇于面对几乎不可能完成任务的孤勇者;从竭力寻找出路,到面对变数压力的险些异化,再到逐渐看清规则本质,为民进言,选择不欺本心的人生道路,松天硕用饱满的情绪和真挚的表演,将李善德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对正义的执着追求,以及最后的灵魂觉醒演绎得酣畅淋漓,让全场观众为之动容。
话剧《长安的荔枝》剧照
除了演员的精彩表演,该剧舞台呈现也令人眼前一亮。导演李梦泽以“赛博唐风”的舞台美学与高强度的肢体叙事,大胆突破传统历史剧范式,并采用极具现代感的舞台设计,LED灯管矩阵与唐风投影巧妙结合,营造出亦古亦今的奇妙氛围;多媒体投影将抽象的数学公式转化为流动的光轨,既是唐代算筹的具象化,也是当代数据可视化的隐喻。演员们用高强度形体模拟快马奔驰、险峰攀爬,红色绸带如血线般缠绕周身,象征“一骑红尘”背后的生命代价。剧中还巧妙融入现代元素:格子间里忙碌的白领、城市中飞驰的骑手,古今职场人的生存焦虑在此同频,以史为鉴的“戏剧之镜”也照见了当代人的生存镜像。
话剧《长安的荔枝》剧照
《长安的荔枝》之所以受到广大观众热爱,因为其不仅是一部关于历史的作品,更是一部关于职场和人性的启示录。它让我们看到人生的困境与无奈,也看到人性的光辉与温暖。当李善德最终看透“做官之道”后选择远离权力中心,完成从工具人到觉醒者的蜕变,也让人深刻感悟,真正的“逆袭”不是攀爬高位,而是找回被系统异化的人性。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