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英吉沙,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甜香,果园里金黄的杏子压弯了枝头。新疆英吉沙县龙甫乡杏农阿卜杜热合曼·艾麦提正忙着采摘成熟的杏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我们的英吉沙杏名气在外,今年品质很不错,乡里联系好的订单,价钱也比往年好,这满树的杏子就是口袋里的收入!”
英吉沙杏 (玉苏普江 摄)
阿卜杜热合曼口中的变化,正是英吉沙县今年来倾力推动的特色林果业转型缩影——将历史积淀的“名气”,实实在在地转化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收益”。一颗小杏子,如何撬动大产业?答案蕴藏在一系列精准发力的变革之中。
多维发力精准施策 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英吉沙杏,以其色泽金黄、肉质细软、汁多味甜、香气浓郁而享誉疆内外,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如何让金字招牌释放真金白银的效益,县委、县政府将其作为核心难题破解。
今年,英吉沙县委、县政府将杏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摆在突出位置谋划推动。主要领导多次深入龙甫、乌恰、萨罕等主产乡镇的田间地头、合作社和市场前沿,围绕制约产业发展的“种、管、储、运、销”等关键环节瓶颈,现场“把脉问诊”,召开专题推进会协调解决实际问题。目标清晰而坚定,必须打通堵点痛点,让英吉沙杏的“名”转化为千家万户的“利”,使其真正成为驱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杏子采摘现场 (麦麦提艾力 摄)
高位推动迅速凝聚起强大的部门合力。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大力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提升果园管理水平;供销社、商工局等部门提前介入,对接市场信息;乡村两级靠前服务,指导合作社和种植户分级采摘、严格品控。一套覆盖“良种优育-标准生产-品质控制-品牌塑造”的全链条提质增效“组合拳”精准落地,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过去管理相对粗放,现在专家手把手教技术,杏子品质一年比一年好,卖相和口感都上去了,价格自然更高了。”萨罕镇种植大户艾尼瓦尔·图尔荪深有感触。
政企校携手产学研融合 注入产业增效新动能
产业要升级,突破瓶颈是关键。要实现从“卖原料”到“卖产品”“卖品牌”的跃升,离不开科技赋能和创新驱动。
今年5月17日,一场高规格的英吉沙杏子产业招商大会暨产学研合作签约仪式成功举办,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里程碑。40多家行业协会优质企业嘉宾代表、喀什大学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英吉沙杏子产业合作发展新机遇,共谋互利共赢新蓝图。多家企业与本地合作社、龙头企业签订了鲜杏采购及深加工原料供应协议。
更引人瞩目的是,“喀什大学英吉沙杏子产业研究院”在大会上正式揭牌成立。这一创新平台的诞生,标志着英吉沙杏产业发展正式迈入“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协同创新的崭新阶段。
研究院将聚焦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集中力量在品种优育与改良、绿色生态防控、保鲜储运技术和精深加工与高值化利用等关键领域展开联合攻关,让科研成果第一时间转化为果农增收的“真金白银”和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多方聚力畅通渠道 鲜杏外销收益稳增
丰收的果实,唯有顺畅地流向广阔市场,才能最终转化为农民口袋里实实在在的收益。今年,在县委统筹和多方协同努力下,英吉沙杏的销售网络正加速拓展。
政府搭台,巩固传统渠道。县供销社系统积极发挥主渠道作用,对接疆内外鲜果市场;县商工局、农业农村局精心组织本地优质杏产品参加中国—亚欧博览会、“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广东对口援疆地区名优产品(中博会)等国内大型展会,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推动英吉沙杏进入本地的大型商超市场,建立稳定的线下销售网络。
冷链物流车即将发往山东 (艾孜再姆 摄)
援疆助力,拓展高端市场。6月28日,2025幸福英吉沙“杏”好遇见你——英吉沙杏在鲁上市推介发布会在济南成功举办。活动拉开了2025年英吉沙杏在山东等地销售序幕,不仅提升了英吉沙杏的市场知名度,也为鲁疆两地产业合作开辟了新空间。依托山东省济宁市对口支援优势,借助“大仓东移”项目合作模式,积极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援疆渠道不仅带来了订单,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品牌溢价。英吉沙杏进入山东市场,直接惠及的是农户。”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电商赋能,插上“云翅膀”。6月21日,英吉沙县杏子产业推广暨喀什大学学子助农电商直播大赛活动启动,90余名喀大参赛学子分组深入各乡镇村,通过沉浸式直播全方位展示英吉沙杏的种植环境、品质特点与独特风味,用新媒体技术为英吉沙杏品牌推广、农民增收、乡村振兴赋能。各乡镇积极拥抱新业态,搭建电商平台利用社交电商、社区团购等新模式,让英吉沙杏的香甜直达全国消费者的餐桌。与顺丰冷链、京东物流达成深度合作,冷链物流体系的日益完善,确保了“枝头鲜”能以最佳状态跨越千里,送达消费者手中,有效破解了生鲜电商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喀什大学学子在英吉沙县开展助农直播 (娜扎凯提 摄)
“以前最怕杏子熟了卖不出去,或者被压价。现在完全不一样了!”艾古斯乡先米来村村民阿卜杜哈力克·奥布力喀斯木看着打包好、即将发往全国各地的快递箱,笑容满面:“现在订单稳定,我们不愁销路,大家种杏子的劲头更足了!”多元、畅通、高效的销售渠道,彻底打通了“名气”转化为“收益”的关键一环,让农民的增收之路越走越稳。
从历史悠久的“名品”,到如今富民增收的“金果”,英吉沙杏的蜕变之路,清晰印证着一个道理,特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党委、政府的战略定力与精准施策,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劲赋能,更离不开市场渠道的多元畅通。
沉甸甸的杏子,满载着甜蜜,更承载着希望。它映照着英吉沙干部群众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智慧与实干,也铺就了一条特色产业助力群众稳定增收、乡村全面振兴的大道。这满园的金黄,不仅是盛夏最美的风景,更是英吉沙迈向更加富裕、更加美好未来的坚实底气。(张振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