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几年所谓的网红城市、网红的文化现象非常多。比如说最早的淄博烧烤,大家还记得吧。之后是甘肃的天水麻辣烫。最近就火这个村超,然后之前还火那个村超。
但大家有没有发现,实际上这些火爆的文化现象的背后,是旅游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几乎为0。为什么呢?有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所有的网红城市,它在这个昙花一现之后,基本上就哪里来回到哪里去。现在还有人去淄博旅游吗?现在还有人去天水吃麻辣烫吗?我想请问一下。
所以最近大家可能都关注到,重庆有个区,他的区委书记特别活跃,在网上又是唱歌,又是拍抖音,搞得非常火热。很多人说这书记接地气。是接地气,但是大家有没有觉得始终不太对位?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最近国家在打击汽车产业扩产的问题,就是从国家层面上去约束他们无节制、无秩序的扩张。因为无秩序的扩张就会导致不断的内卷,产能太大就只能减价格,结果大家都不挣钱,整个行业都不健康发展。
那大家有没有发现,过去很多地方在招商引资上卷,但现在招商引资没得卷了,卷什么?卷旅游。你看不管是淄博也好,后来的天水,还有哈尔滨,都是这个模式。但是这个模式之后,真正城市靠旅游带动起来的经济有多少呢?你去翻这些城市的GDP,事实上变化都不大。
为什么?因为旅游本来就很难成为一个城市的支柱型产业。你看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大城市,有单独靠旅游支撑起来的吗?没有。你可能会说澳门,澳门是靠旅游,但是旅游的本质是博彩,而博彩有很多是见不得光的一方面的收入。澳门它不是大城市,它总的才几十万人口。如果他有几百万人口,现在就变成一个贫穷的城市了,因为靠博彩、靠旅游,他养活不了几百万人,他只能养几十万人。几十万人在内地连一个城市都谈不上,就是一个县城的水平。
你想想,这些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他靠旅游能撑起来吗?撑不起来的。现在这种旅游内卷,你送球票,游客落地就搞接送,搞各种的服务,区委书记、区长亲自出来欢迎,然后各种大领导下场拍抖音。这种东西我觉得都不可持续,都不是一个城市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哪怕你搞旅游,他也不是靠这样搞起来的。
所以我觉得,现在很多城市在发展上面应该更加去思考一下,不要觉得说现在没有出路就拼命去内卷。而且国家也得从高层的层面上去阻止这种旅游内卷的情况。这会浪费很多资源。你想想一个书记,他不搞行政工作,不去搞地方生产大计,整天拍抖音,整天去想着搞旅游,这是正经的方向吗?不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