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期间,美国为实现遏制苏联的目的,组建了许多条约组织,除了北大西洋公约外,在亚洲还有两个类似北约的国际条约组织。本文要介绍的组织位于中东地区,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土耳其都曾经是其成员国。可是到了1979年,这个组织就彻底解散了。那么,美国组建的这个中东“北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美国进入中东
中东地区原本是英国、法国的势力范围,可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实力严重受损的英、法两国已经无法继续维持其影响力。而在二战中崛起的美国,迫不及待地将触手伸到了中东地区。 1947年,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冷战正式拉开序幕,美国政府立即将大量美元、武器以及人员源源不断的输入这一地区。
1947年,美国向土耳其提供了1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还帮助其改组军队。第二年,美国又把土耳其纳入马歇尔计划,并在1948年至1950年间又提供了1.08亿美元的援助。与此同时,美国向伊朗提供 2500万美元的军事贷款,还与伊朗签署军事协定。另外,伊拉克、巴基斯坦等国也与美国的关系十分密切。
二、组建条约组织
在全球范围“冷战”愈演愈烈的形势下,美国出于遏制苏联的目的,于是决定在中东地区组建一个类似北约的条约组织。不过,杜鲁门的“中东司令部”计划最终未能实现。1953年,艾森豪威尔上台后,加紧了筹建中东北约的步伐。于是在美国的“指导”下, 土耳其、伊拉克于1955年缔结了《互助合作公约》。
紧接着,英国、巴基斯坦、伊朗也在这一年先后加入,于是巴格达条约组织在1955年11月正式成立,总部设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美国虽然没有直接入约,但它与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都签订军事协定,因此被视为不是成员国的成员国。之后,巴格达条约组织还想拉拢其他阿拉伯国家参加,但因埃及、苏联等国的反对而未能实现。
三、条约组织解散
然而到了1959年,巴格达条约组织就被迫改名为中央条约组织。因为在这一年,伊拉克爆发了革命,亲近西方的费萨尔王朝被推翻,新政府退出了这一组织。之后的这段时间,中央条约组织也没有发挥多大作用,因为这些成员国之间存在着不少矛盾,特别是在以色列问题、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以及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
实际上,中央条约组织内部已经趋于瘫痪。到了1979年3月,巴基斯坦认为该组织没有起到保护成员国安全的作用,因此决定退出。紧接着,爆发革命的伊朗以及土耳其也宣布退出。同年4月30日,该组织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中央条约组织彻底解散。至此由美国一手炮制的中东版“北约”不复存在,先天上不足,就已经注定了这样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