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施落地精益管理文化思想 精益管理的核心经营思想 精益管理文化理念
创始人
2025-11-13 15:41:14

  越来越多的企业和高层管理者开始重视精益管理文化思想,也在实施,但是精益管理不仅仅是基层员工或者高层员工的事,而是全员都必须积极参与,才能发挥精益思想的全面实施。

  当精益生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知和运用,并能从改善中获得一些显著的成果时,大部分企业其实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成功。因为他们更注重精益生产的工具和技法的运用,而忽略了精益文化的构建。

  近年来,精益生产随着国内企业的发展,与外企的引入,并逐渐为国人所知。通过实施精益生产,可以使得生产周期减少60-90%,在制品减少50-80%,生产效率提高10-100%,不合格率降低30%,与工作有关的伤害减少50%。被喻为“改变世界的机器”。

  仔细观察一下那些真正从精益的推行中获得成功的企业,都会有这样几个显著特征:

  精益不仅仅是完成若干个快速见效的改善项目;也不仅仅是在公司的某个部门或某个样板产品线、样板流程体现;

  也不是只作为完成某一阶段目标的管理手段;精益思想更不仅是停留在管理层的理念,而是深深地根植于全体员工的日常思维及行为中,变成了企业的DNA。

  当有一天,精益思想已经从表浅的认识层面进入到所有人的潜意识层面时,企业各层级无论是高管还是一线员工,都习惯于以精益的眼光看待每天的工作,不断寻求改善的空间,精益的文化就已经在企业植根了。

  1、不能仅依赖于掌握了精益技术的内、外部精益专家推动,高层领导人应亲自参与建立精益文化及转变一些固有的价值观念。

  2、所有管理层,从基层到高层管理者都要转变观念,从内心里尊重学识、素质、文化都远远低于自己的员工。这对官本位的中国人来说,太具挑战了。

  3、需要深入理解员工需求,并诚心诚意地满足它,这很可能要牺牲企业部分短期利益。对于已经疲于应付外在日趋残酷的生存环境管理层来说,不仅需要额外付出很多精力,更需要说服老板或董事会制定共赢的财务策略。

  4、发动全员参与精益改善的初期,未必很快能够看到成效,对于企业管理团队而言,既需要一定的技巧,同时也需要毅力和信心,不断的挑战自我更新观念。

  归根结底,企业管理者需要创造适合全员参与的氛围与条件,帮助员工从“要我做”转化到“我要做”的状态,增强员工的融入感与责任感,启发员工的智慧潜能,真正实现员工长久的全员参与精益改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宋朝经济比蒙古还要发达 为什么... 若要问哪个朝代的商品经济发达,那么宋朝绝对是榜上有名,并且是霸主级别的朝代,虽然在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
刘邦的哪几个儿子是被吕后带大的... 说道历史中的第一位皇后,在正史中记载的就是吕雉,但是在历史中,吕雉的名声并不是很好,更何况她死以后吕...
汉景帝的太子刘荣为什么会被废除... 说道汉武帝刘彻,众所周知他是西汉的第七位皇帝,在汉朝的历史乃至整个历史中,汉武帝都有着很深刻的影响,...
高粱河之战赵光义为什么要乘胜追...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高粱河之战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我们现在复盘北宋赵光义的高粱河...
刘邦胜仗没打几场,为何却越战越... 刘邦胜仗没打几场,为何却越战越强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趣历史小编告诉你。项羽和刘邦,都参加过反秦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