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晚年为何如此惨?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戚继光最后的晚年生活 戚继光晚年是怎么过的
创始人
2025-10-20 09:01:17
0

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戚继光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明朝名将众多,徐达、常遇春、蓝玉、傅友德、李如松等人无不战功赫赫,功勋彪炳,但若说谁才是明朝最伟大的军事家,则当属明成祖朱棣与戚继光。

朱棣在远征蒙古之时,开创了步兵、骑兵、炮兵协同作战;以及火器编制独立化的先例,而戚继光作为后继的发扬者,在大明王朝日渐松弛的军备作训之上,为大明王朝建立了训练制式化、考核标准化、军规文明化、后勤专业化等贡献。

于是也便有了,“所著《纪效新书》、《练兵纪实》,谈兵者遵用焉”的说法。

在东南沿海与日寇的十几载斗争中,戚继光励精图治,见兵士不学习战术,便招募3000兵勇,练成戚家军。由此,自嘉靖帝1559年至1566年,七年间,戚继光引领戚家军在所经历的十三场战役中,皆横扫敌军,日寇提起戚继光就如同金营中的岳飞,无不闻风丧胆。

而在平定倭寇之后,戚继光北上修习兵丁,正如《明史》上所书“继光更历南北,并著声。在南方战功特盛,北则专主守。”抵挡了鞑靼的进攻,包围了京师以及北境的安定。

戚继光虽然有着如此之多的功绩,但却有一点也为他日后的悲惨命运,埋下了伏笔。《戚少保年谱綦编》“乃鬻陇右别墅以给京费”为了能够保证后方,不至于因为嘉靖帝之间的党祸严嵩之流而被构陷,他卖房送予严嵩;期间在严嵩倒台之后,更为了能够背靠大树好乘凉,能够安稳抗击倭寇,正是依赖徐阶、高拱、张居正的扶持。他才能够在大明嘉靖帝的混乱党争中,能够始终未将,安心抗倭。

但是时势亦变

,在张居正当政的十多年间,虽然戚继光荡平了倭寇,但是在张居正死亡后,原本尚算勤勉的嘉靖帝,突然之间就像是叛逆期的青少年,将已故首辅张居正抄家,而张居正所行的新政皆被废除。可惜了挽救明朝中叶财政危机的,张居正改革就如此失败,而大明王朝的祸根也就此埋下。

于是作为张居正的左膀右臂,坚定的张居正改革的支持者,戚继光也被弹劾。给事中张鼎思谏言之下,他被调任广东,转年更是在给事中张希皋等人的谏言下竟被罢官回家。

而当他准备赶回老家探望弟弟之时,却发现自己的弟弟和弟媳都早已经病逝,连尸体都无人收敛。而这也只是他可悲

人生的一部分而已,更为悲惨的是此时自己儿子戚定国也死了。自己的妻子王氏,更是因为无所出,归罪于他曾经为了香火,便娶了小妾之事。也正是为了此事,王氏的不孕不育,也成为了他们二人之间的这段婚姻的死亡导火索。而戚继光接二连三的纳妾,王氏也终于导致其忍受不了这段婚姻,“囊括其所蓄,辇而归诸王”于是也便有了这段记载,把家中的积蓄都一起带走,回了娘家。

最为悲惨的是,面对如此之多的打击,戚继光身患重病。而孤苦伶仃,家徒四壁的戚继光最后连买药的钱都拿不出来。一位为大明王朝鞠躬尽瘁的将军,抗倭几十载,北抗鞑靼的将军,临了却落得一个如此的的结局,而在戚继光去世两年之后,才由戚继光的儿子跑到京师,请求朝廷下诏下葬自己的父亲,一代名将才算入土为安,而其结局之惨,令人不胜唏嘘。一句“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又是何其悲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全国文学名家与福州青年作家“结... 10月1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拜师会”在福州举行。来自中国作家协会的六位文学名家受聘为荣誉导师,分别...
最新或2023(历届)党员干部...  【篇一】  每当我们提及孔繁森、焦裕禄、王进喜这些时代典型,都被他们身上那种艰苦奋斗、一心为国家、...
最新或2023(历届)关于党员...   【篇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内涵极其丰富的重要讲话。这一系列重要讲话,集...
最新或2023(历届)红线碰不... 【篇一】  按照市委、市纪委部署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
国家统计局: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实现平稳增长,其中,现代服务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