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黄巢到底是不是当了和尚? 为什么黄巢不被历史记录为皇帝 黄巢最后是不是出家当和尚
创始人
2025-10-06 02:01:06
0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黄巢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古代皇帝们为了巩固皇权,维持自己的统治,设立了“十恶不赦”的重罪,名列其中者任何原因任何情况都不得赦免。而其中名列第一的,就是“谋大逆”,也就是起兵造反,跟皇帝对着干。而古代的农民起义军首领,都会被视为“谋大逆”,受到抄家灭门、祸灭九族的惩罚。

因为这条罪名的存在,催生出一个独特现象:古代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在起义失败后,往往会竭力逃亡隐藏,最终下落不明,成为千古谜团。比如清代捻军首领张宗禹,明朝末年的李自成,元朝末年的刘福通,唐朝末年的黄巢等等,都有一个极富争议的结局,有的人说他们被杀,有的说他们自尽,也有的说他们隐姓埋名出家为僧。

唐朝末年的冲天大将军黄巢,于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发动起义,凭借过人的胆识和才干,迅速发展成唐末农民起义中实力最为雄厚的一支队伍。广明元年十二月,黄巢攻克唐都长安,坐上了金銮殿,自号大齐皇帝,唐末农民起义至此发展到最高峰。

然而从此之后,黄巢面临的形势却急转直下。由于长期流动作战,未能建立经营一块稳固根据地作为依托,加之遭到唐朝皇帝和各地军阀的联合围剿,黄巢逐渐陷入困境。中和四年(884年),黄巢在陈州之战遭遇劲敌李克用,被李克用的沙陀铁骑杀得七零八落,大败亏输,被迫向东逃入山东。

在山东境内泰山狼虎谷,黄巢的残部又遭到唐军的强力阻击,几乎伤亡殆尽。黄巢也在这一战中永久消失,下落成谜。官方史书记载,黄巢是兵败而死,但至于怎么死的却众说纷纭,《新唐书》说“巢乃自刎”,《旧唐书》说他的部下林言叛变,“斩巢及二弟邺、揆等七人首”,唐僖宗最后只拿到一个真假难辨的黄巢脑袋。

关于黄巢下落之谜,还有一个说法流传颇广:黄巢兵败后,隐姓埋名出家当了和尚。《河南邵氏闻见录》记载,黄巢并没有死,唐僖宗得到的黄巢首级是假冒的。黄巢兵败狼虎谷后,“自髡为僧,得脱,往投河南尹张全义”,此后又隐居南禅寺内,至于这个南禅寺是山西南禅寺还是无锡南禅寺,则未明说。一直活到五代十国时期才死去。

五代宋初的很多史料都记载了这种说法,如《五代乱离记》记载,“黄巢遁免,后祝发为浮屠”,五代时还有人见过他。作为这种说法的证据,是一首据说是黄巢所做的《自题像》:“三十年前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问,独倚危栏看落晖”。

这首诗气势雄浑沉郁,内容非常符合黄巢的一生经历,写出了英雄末路那种无尽的苍凉悲壮。而黄巢又确实善于写诗。这首诗的存在,成为黄巢出家为僧之说的有力证据。

然而,近年来,随着唐代文化研究的深入,有学者发现,这首诗并非黄巢所做,而是其来有自。出生年代比黄巢早半个世纪的中唐著名大诗人元稹,曾经写过两首诗《智度诗二首》:“四十年前马上飞,功名藏尽拥僧衣。石榴园下禽生处,独自闲行独自归。”“三陷思明三突围,铁衣抛尽衲禅衣。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杆望落晖”。

这首诗是元稹写给僧人智度禅师的,智度禅师早年曾是一个征战沙场的武将,在平定安史之乱、围剿叛将史思明时立下汗马功劳,晚年看破红尘出家为僧。

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所谓黄巢遗诗《自题像》,完全就是移花接木的剽窃之作,在元稹两首诗的基础上剪接拼凑而成。这显然是后世的无聊文人为了编造黄巢出家的故事而制成的伪造之作,与黄巢本人没有任何关系。

元稹的这两首诗的发现,使得黄巢出家为僧的唯一证据也被推翻,也对黄巢下落之谜给出答案:黄巢并没有当和尚,而是死在了战乱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周朝存在800多年,周朝的王权... 周朝存在800多年,周朝的王权是怎么一去不复返的?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周朝虽然有80...
扶贫建设工作队半年工作总结 美... 薄弱环节,通组公路硬化资金还存在较大缺口,水利设施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农作物难以做到旱涝保收。...
扶贫建设工作队半年工作总结 2... 活受到影响的具体情况,想方设法通过组织群众募捐、包扶单位扶持、有关部门支持筹集了近40万元资金,在今...
揭秘和氏璧下落之谜 和氏璧到底... 对和氏璧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蔺相如这个人的故事家喻户晓,这个故事...
揭秘和氏璧做成玉玺之谜 一块环... 你真的了解和氏璧做成玉玺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和氏璧”应该是我国历史上最出名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