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和县长有什么不同 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知县与县令有何差别 县令和县丞的区别
创始人
2025-10-03 01:51:03
0

在古代,一县的最高长官的有个戏称叫“百里侯”,也就是说管理着近百里的区域,也算是比较形象的称呼了。官方的称呼有县令、县长、知县等,虽然他们都代表这个职位,但也有严格讲究的,尤其“县令”和“县长”这两个称呼,是有根本区别的。另外“知县”的称呼要晚于前面两个。

县衙图片

县令,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秦国“商鞅变法”,改变固有氏族聚集模式,整合小乡为县,最高行政长官就被称为“令”,这时候的县令是直接隶属于国军的。到了战国后期,秦国的郡县两级制形成,被很多诸侯国采用。等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再一次完善了郡县制,就引出了“县长”这个称呼。

毛驴县令剧照

秦、汉时期有规定“人口万户以上的县,县官称县令;万户以下的称长”,这个规定一直延续到东汉末期,及三国时期。从这个规定来看,县令和县长的区别,在于管辖人口的数量;超过一万户的县才可以称“县令”,少于一万户的就只能称为“县长”了。除了管辖人数的不同,县令和县长的俸禄也是不同的,县令俸禄(六百石至千石)是县长俸禄(三百石至五百石)的两倍。

罗城知县于成龙·影视图片

魏晋时期,由于战乱等客观原因,一县所辖的户数大概是汉朝时的十分之一,如《晋令》载

“县千户已上,州郡治五百已上,皆为令;不满此为长”。到了南北朝,县的户数一般很少,但所有县的最高行政长官都称为“县令”了。隋、唐、两代,也都称县令,但会因为所辖户数不同,给予县令分级。

《让子弹飞》县长剧照

知县的称呼,应该是从宋朝开始的。虽然宋朝也有县令之称,但是一县长官是以在朝的官员担任,称“知某县事”,简称知县;

“知某府事”,就是知府了。蒙古人建立元朝,又多了一个称呼叫“县尹”,同样的还有“府尹”。县尹的称呼在明朝也有使用,但明清两朝基本上还是以“知县”为正式官名。国民时期又回到了“县长”的称呼,当作一县的最高长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皇帝吃饭都是吃几口就换掉 吃剩... 还不知道:皇帝吃剩的剩饭怎么处理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老话说得好...
为什么古代国家这么钟情于洛阳呢... 古代洛阳作为都城有哪些优势?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
古代的窗户都是用纸糊弄的 万一... 还不知道:古代的窗户纸遇到下雨怎么办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通...
历史上存在先知这一类人吗 他们... 历史上的先知是什么样的存在,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
哪些人能称为“八旗... 哪些人能称为“八旗子弟”?“八旗子弟”是清朝落败的根源!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我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