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母亲读后感 高尔基母亲读后感 高尔基母亲读后感大学
创始人
2025-09-24 19:01:09
0

  高尔基母亲读后感
  
  我的书架上有一本厚厚的、颜色暗淡的、毫不起眼的书。拿出它,封面上只画着一个人,一个围着头巾,有着皱纹的年迈女人。
  
  翻开一看,里面的字都是五号的。密密麻麻排成400多页。
  
  这里面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巴维尔”的年轻人。他有一个不务正业、不三不四的父亲。他的父亲每天都要喝酒,夜不归宿。还经常打骂他们母子俩。
  
  终于有一天,巴维尔和他的父亲闹了起来。从此他们俩就互相不理会。直到有一天他的父亲死了。巴维尔还是对他的父亲漠不关心。他父亲死时他也没有掉一滴眼泪。
  
  从此他“子承父业”,也开始每天不务正业。母亲很担心。经常开导自己的儿子。可是巴维尔不但不听。还开始动手打母亲。
  
  突然有一天,母亲发现。巴维尔不再不务正业了。虽然他还是早出晚归。但明显跟以往不同。每天吃完饭他就会坐在灯下看一些书。母亲认为这是好的,于是就不再过问什么。
  
  直到有一天,母亲在收拾家里的东西时。意外翻开儿子的书,没想到都是些禁书。母亲很紧张,也很意外。慌忙的把这些书摆好。
  
  几天过去,母亲一直提心吊胆。
  
  直到一天晚上,母亲小心翼翼的问道儿子时,儿子才小声的告诉母亲。这些书都是偷偷打印的。写的都是工人们的真实写照。如果不小心会被政府抓走。
  
  母亲没有说话,她知道这有可能会危及到自己还有儿子的性命。但作为工人的角度来说,这是好事。
  
  从这以后,母亲吃不好睡不好。总觉得随时都会有人来家里抓走她。
  
  有一天晚上,儿子急匆匆的回来,对母亲说,晚上会有人来家里商讨事宜。麻烦母亲准备点茶水。
  
  当晚,有一些人到她家里来说些有关什么秘密行动的事。母亲站在一旁听,心里不断画十字。
  
  日子一天天过去,儿子的行动也在逐渐蔓延。原来儿子再发一些有关“革命”的传单。
  
  母亲每天依旧做着自己的事,儿子也再继续着他的行动。直到有一天,一些刑警来家里抓走了巴维尔。
  
  母亲在这期间去看过儿子几次,然后儿子就一直在监狱里。母亲出去打过工,在牧场和大户人家干过活。
  
  有一天,一个很多年前参加过那个小型会议的人把她叫了回去。说是有人指控巴维尔。
  
  最后参加会议的大部分人都被捕了,他们被政府流放了。母亲随手扔了一把那些传单,一群人哄抢。看着混乱的人群母亲又振作起来。去和宪兵对峙。可被宪兵打了。那群人也开始去打宪兵。人群一阵混乱。
  
  母亲觉得自己浑身上下都是疼得。
  
  有一个人在把她往门外推,她挣脱那只手,抓住门框大喊:“真理是用血海也淹不灭的!”
  
  宪兵抓住她的喉咙,母亲感到窒息。母亲喊道:“你们这群不幸的家伙……”
  
  书的最后一段写的是“有谁对她报以嚎啕大哭。”具体什么意思没弄懂。
  
  这本书告诉我们坚持自己的立场,支持真理,即使被阻挠,也要勇敢下去。
  
  还从人物的命运侧面正面的反映出了当时俄国的腐败与工人阶级的困苦和艰辛。
  
  本书的作者高尔基是个文学大家。《母亲》这本书在俄国乃至世界的文学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许多名人都对他和他的作品加以赞许。
  
  记住一句话——“真理是用血海也淹不灭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福州风铃木公园旁 将建商业配套   据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方面透露,风铃木公园东侧的三角地,将以商业商务用地招商出让,周边配套城市...
最新或2023(历届)最新五一... 阅读作家安勇的《五一是几号》,回答问题。  ①爹一共来过我的学校两次,两次都让我丢尽了脸面。  ②第...
语文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阅读答...   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回答问题。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  [加拿大]里柯...
“桦加沙”有何特点?为何登陆地...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已经登陆,此前气象专家预测“桦加沙”或为今年...
母亲节阅读答案最新或2023(...  阅读短文《母亲节》,回答一下问题。  母亲节是为了纪念无私母爱的节日,因而是一个伟大的节日。母亲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