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和宰相有什么区别 看完别再傻傻的分不清了 丞相和宰相有什么区别 看完别再傻傻的分不清了
创始人
2025-09-20 10:40:35
0

还不知道:丞相和宰相有什么区别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不论是“丞相”还是“宰相”,给大家的感觉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感觉,是辅佐皇帝处理国家的重臣。但我们决不能把这二者一视同仁,它们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一、丞相是正式官职,而宰相是口头用语

丞相与宰相,大家往往误认为二者是相同的概念。其实不然,在我国历史上,丞相是一个明确的官位职称,而宰相则是对那些辅佐皇帝处理事物者的口头称呼,并非官方定下的用语。“丞相”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设置相国的职位,用以辅佐国政,然而相国和丞相不是一个职位。

丞相是相国的副手,后来随着历史发展,丞相渐渐侵蚀相国的权利,在战国后期,丞相正式取代相国成为辅政大臣。当然丞相也不是历朝历代都有的,比如西汉哀帝就将丞相改叫“司徒”,除曹操和蜀汉短暂设置过丞相以外,直到当代设置左右丞相,丞相这一职位才再次出现在历史中。

而宰相与丞相出现的时间大致相同,早在春秋战国的《庄子》一书中,就已经有了宰相的记录。“宰”意为管理,“相”意为辅佐,宰相一词,就用于指代那些辅佐天子的大臣,包括但不限于宰相,还有其他,尚书,中书之类均在此列。

二、丞相一定是宰相,但宰相不一定是丞相

历史学家祝总斌曾经对宰相的定义有了明确的定义,他认为只要一个官职集以下两种权利于一身,就可以称为“宰相”:一是有能与皇帝讨论政务的“议政权”;二是能监察百官执行政务的“执行权”。两者缺一不可。

按照这个标准来说,丞相作为三公之首,商量国事,检查百官,能够称为宰相理所当然。但是,中国历史上除了丞相拥有这两项权利,还有其他官职也可被称为宰相。他们就是魏晋南北朝时的尚书令;唐代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的长官;宋代的同平章事等。

所以说,丞相和宰相并非一个概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禁毒数字展览馆开通中小学生... 为配合开展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五个一”活动,根据学校生活环境和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以及...
最新或2023(历届)中国禁毒...  一、指导思想:  以6月“国家全民禁毒宣传月”、“6 .26国际禁毒日 ”宣传为契机,响应XX市《...
最新或2023(历届)全国青少...  1、氯胺酮的别称的是  A.疯药 B.狂欢 C.K粉  正确答案:C  2、我们从电视或书本上读到...
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活动介绍... 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是一个适用于禁毒知识学习宣传的活动,在这里你可以随时了解最新的禁毒知识,让青少...
最新或2023(历届)中国禁毒... 中国禁毒网知识竞赛火热进行中!下面是小编搜集的最新或2023(历届)中国禁毒网答题,你会做多少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