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制度包括几个法律 婚姻家庭纠纷遵循什么法律 涉及婚姻家庭的法律有哪些
创始人
2025-09-13 09:01:20
0

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法国婚姻法》。

  除婚姻法以外,包括继承法、收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母婴保健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刑法等。

  拓展阅读:婚姻家庭制度属性

  婚姻家庭关系是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即以男女两性和亲属间的血缘联系为其自然条件的社会关系。婚姻家庭关系具有双重属性,即社会性和自然性。

  自然属性

  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是指婚姻家庭赖以形成的自然条件和婚姻家庭所包含的自然规律。它体现了生物学、生理学规律在人类婚姻家庭方面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别和人类的性本能,构成婚姻中男女结合的生理学基础。

  2、通过生育而实现种的繁衍,家庭中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亲属网络的血缘关系和基因遗传,构成家庭的生物学上的特征。

  社会属性

  婚姻家庭的社会属性,是指社会制度赋予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在本质上婚姻家庭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出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客观需要而形成的。婚姻家庭中的物质社会关系和思想社会关系,是同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相适应的。

  具体表现

  1、婚姻家庭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它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变化,取决于社会生产关系。人类自从脱离动物界以来,就以社会一员的身份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口的再生产,并且在这两种生产的过程中,发生了包括婚姻家庭在内的社会关系。同时,社会生产关系又决定着婚姻家庭形态。伴随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从社会之初的杂乱性关系逐步递进至高级形态,最终产生了一夫一妻制家庭。

  2、婚姻家庭关系受到上层建筑诸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婚姻家庭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它和社会的上层建筑,如政治、法律、道德、文艺、宗教、风俗习惯等都有密切联系。在阶级社会中,政治制度最集中地反映了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统治者必然通过法律来维护符合其阶级利益的婚姻家庭制度。道德、宗教和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等,也通过不同的途径对婚姻家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仰、传统或教育等力量,去判断是非、善恶,从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婚姻家庭关系。

  本质

  只能决定于它的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只是婚姻家庭的特点和前提条件。我们不能夸大自然属性对婚姻家庭的作用,也不能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并列为同等地位。两性结合和血缘联系是普遍存在于一切高等或较高等的动物之中的,而婚姻家庭却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社会属性是人类的根本属性,婚姻家庭关系依存于一定的社会结构,具有一定的社会内容。婚姻家庭的起源、性质及其发展变化,只能从社会制度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或2023(历届)江苏徐州... 全市17330名学生获高考加分 核心提示: 获4A加分者3629人,是去年的5倍,很多学校都考出不错...
北京理工大学最新或2023(历...  北京理工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设立研究生院,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
最新或2023(历届)北京航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目前,北航最新或2023(历届)招生计划尚在编制中。据了解,今年该校在京招生计...
最新或2023(历届)上海市体... 最新或2023(历届)上海市体育专项统一测试免测考生名单公示 序号 高考报名号 姓名 性别 大项...
最新或2023(历届)北京高考... 最新或2023(历届)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规定,北京市最新或2023(历届)高考[微博]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