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伐纣不是替天行道的仁义之战,背后另有原因? 武王伐纣的真实原因 武王伐纣为何那么顺利
创始人
2025-09-02 13:30:52
0

武王伐纣不是替天行道的仁义之战,背后另有原因?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下去。

在孔子及后世的史书记录中,武王伐纣是以替天行道的形式出现,是周朝的仁义之师讨伐无道暴君商纣王,最终仁义压倒暴虐,成为社会的主流,人们也过上了幸福生活。但真实的历史并非如此,武王伐纣的背后另有原因。

武王伐纣的首要原因和气候有关。商朝初年,气候温暖湿润,适合人类居住。但到了商末周初的时候,气候严重干旱。据《竹书纪年》记载,“商王文丁三年,恒水一日三绝。”可见当时河流干涸。

寒冷干旱少雨的气候,同样让北方戎狄部落和周部落受到影响。戎狄部落为了生存,不断南下侵扰周部落。在戎狄部落和干旱气候的压迫下,为了寻求更好的生存环境,周人也开始从西北向东南不断迁都。

周人在丰镐地区定居后,由于环境相对优越,又有农耕和游牧的双重经济的优势,实力迅速发展。但气候仍然干旱,周人经常要面对灾荒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就是继续向东,消灭商朝。这就是武王伐纣的外部环境因素。

此时的商纣王也同样面临生存问题。气候的干旱,引发牛羊等牲畜减少。商朝末年连祭祖用牲都迅速减少。干旱的气候对商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产都有很大的影响。

为了寻求发展,商纣王不得不向东南拓展,以寻求更好的生存环境。由于军队远征在外,首都地区兵力空虚,周人抓住时机进攻,并一举取得成功。这就是著名的武王伐纣。

在饥荒时期发动对外战争,是解决生存危机的最有效手段,战争的胜利让周人成功地度过了饥荒。《左传》记载,“昔周饥,克殷而年丰。”周人通过战争获得了丰厚的战利品,从而度过了饥荒。《国语·周语上》也说,“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

为了生存,周武王转移压力讨伐商朝。为了取得成功,周武王分化、瓦解商朝贵族,使他们为自己所用。这就是武王伐纣成功的第二个原因:商朝贵族内部的叛变。

在商周的决定性战役牧野之战中,史书记载,“前徙倒戈”导致商军最后失败。到底是谁倒戈导致了商朝的失败,传统的观点认为是奴隶和东夷的俘虏。而事实并非如此,商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贵族在周人的拉拢下临阵反叛,尤其是一个叫胶鬲的贵族。

《吕氏春秋》记载,“文王已殁,武王即位。王使叔旦就胶鬲于次回内而与之盟。”“叔旦”是周武王的弟弟,后来的周公。胶鬲是当时商朝的一个贵族,是周武王拉拢的对象。

武王和周公除了极力拉拢胶鬲,还极力拉拢微子、叔齐、伯夷等商纣王的近亲,要他们反商助周。

《孙子·用间篇》记载,“周之兴也,吕牙在殷。”孙子也认为,周灭商之所以取得成功,是使用了间谍。

据说,商朝有个叫候殷的人是周的间谍,经常将商朝的上层情报送给周。有人推断,候殷就是胶鬲,与比干等人共同辅政,还掌握着部分军队,后来与商纣王关系疏远,与周武王结盟叛商。

气候的变化、贵族内部的反叛,让商朝危机重重。而周人由于频繁与戎狄游牧民族接触,同时又具有农耕文化的基础,他们比商人更迅速、更彻底地完成了从步兵到战车的军事革命,理念比较先进。再加上用计谋瓦解商朝贵族内部的统治力量,从而取得了胜利。

战争的发起与气候有关,战争的胜利则与人有关,与战略战术有关。所谓的仁义战胜暴虐,只能说是谋略更高一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最新或2023(历届)企业文化...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一个企业能够傲立商海的根本所在。培训了文化的浇灌,企业便像无源之水,是无法...
最新或2023(历届)关于大学...   我非常荣幸的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也有幸的参加了预备党员的培训,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的总...
最新或2023(历届)最新基层...  十天的党员培训让我有了很大的收获。对于我个人,我认为这次培训班举办的非常有意义,非常有必要,因为它...
朱元璋说过主要他投降就会善待他... 还不知道:张士诚为什么会落到自杀的地步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元朝...
原创 场... 当西班牙男篮在2023年欧锦赛上以63分血洗英国队时,现场解说用"这不像职业队之间的较量"形容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