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国号真的是因为小明王吗 事实到底是什么样的 明朝的国号是怎么来的 明朝建国之前为什么会有个小明王
创始人
2025-08-17 08:21:50
0

还不知道:明朝的国号真的是因为小明王吗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中国历史上的不管是大一统王朝还是割据王朝国号来源主要由以下几种:一、开国之君曾经的封号或者封国名,例如大宋王朝宋太祖赵匡胤曾为为后周宋国公,称帝后取国号“宋”,晋、隋(随)等皆是如此。二:少数民族分疆裂土之后,或冒称汉姓,以刘渊建立的后汉为代表,或者以建国地区的古国名为国号,比如十六国的后赵、后夏、两宋时期的西夏等。三:与前两种截然不同,国号则是选懿德美字为国号。如辽是镔铁的意思,金有永远不败的含义,元是取自易经大哉乾元,清也是按照这个来的。

那么“明”呢?

明全图

以前网络上甚至一些严肃媒体都有着这样的一种说法,那就是与韩山童、韩林儿父子的“大小明王”称号有关,说是朱元璋害了韩林儿之后继承小明王的称号,从而定国号为"明",真是这样吗?以下是我个人看法,仅作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元末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各股起义势力纷纷以汉族王朝旧号为国号,从而笼络汉族百姓绅士的人心归向。徐寿辉建立政权叫大宋,张士诚建立政权叫大周,陈友谅建立政权大汉,明玉珍建立政权叫大夏。而首先发动起义的刘福通,迎立当时已经牺牲的韩山童的儿子,叫韩林儿为皇帝,尊号为小明王,建都在今天安徽的亳州,也称国号为宋。要知道距离上一个汉人王朝--宋王朝灭亡于元尚不足百年,宋的影响依然深入人心。尤其是汉族人民,人心思宋。在当时打出“宋”的旗号,对汉族势力的号召力非同小可。

元末红巾军起义

而朱元璋参加起义军正是以小明王韩林儿为自己名义上的领袖,尊韩林儿的“宋"为正统,逐渐以南京周围(皖东地区)为核心发展实力。此地旧时称吴(战国的吴、三国的吴),1361年,小明王韩林儿封朱元璋为吴国公,到了1364年,朱元璋自立为吴王。后面的事情我就不啰嗦了,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悄悄暗杀韩林儿、扫灭群雄、北逐蒙元,最终建立了又一个汉人大一统王朝。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是朱元璋继承韩林儿的正统势力,应该继承韩林儿的国号“宋”,或者继承自己的封号定国号为“吴”才对(就像司马炎继承晋王而称晋、杨坚继承随国公而称隋),为什么偏偏要用韩林儿的别称小明王中的“明”呢?答案就是以继承小明王而称明,纯粹是人们因为一个“明”字的巧合而产生的一种一厢情愿的联想而已。

小明王韩林儿

《明太祖实录》中记录了朱元璋登基前的文告,文告如下:“今文武大臣、百司众庶,合辞劝进,尊朕为皇帝,以主黔黎。勉循众请,于吴二年正月初四日,告祭天地于钟山之阳,即皇帝位于南郊,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以吴二年为洪武二年。”(吴二年应该是以朱元璋的“吴国公"或者“吴王”来说的),从这份文告中,可以确认明朝的国号是“大明”而不是“明”。

朱元璋

在中国古代神话里,黄帝的曾孙火神祝融的故墟就在南京。朱元璋自己也说,“本家朱氏,出自金陵之句容,地名朱家巷,在通德乡”,即自承南京是自己的祖籍,自己即是祝融的后代。偏偏,祝融又叫“朱明”,含赤热光明的意思,所以,朱元璋就有意用“明”作为国号,以让它和自己的姓“朱”联系在一起,这是其一。

古代还有祭祀“大明”仪式,也就是祭日的仪式。在阴阳五行学说里,南方为夏为阳,为红色。北方为冬为阴,为黑色。

大元是建都在北方的,起自蒙古草原。大明是建都南方的起自南方的江淮之间,以夏制冬,以阳消阴,以红色压黑。刘基建议用”大明",更多考虑的是这个,就是说南方一定会压倒北方,大明必然平定大元。这是其二。

陕西发掘秦汉时期祭天遗址示意图

蒙元统治下的中国昏暗无光,广大老百姓,尤其是汉族百姓生活极为悲惨。推翻暴元,恢复华夏,让让汉家人民看见光明, 国号曰“大明”

,这个恐怕才是朱元璋最定国号最初衷的考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京北方上半年营收23.61亿元... 8月17日,京北方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3.61亿元,同比增长5.2...
益丰大药房高毅:随着老龄化加剧...   第十八届西普会(健康产业生态大会)于8月16日至21日在海南博鳌举行,主题为“快蜕变,穿越新周期...
北京天空:阳光穿透云层,金光四...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马文晓 摄王建忠 摄武辉 摄温红征 摄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作者: 马文晓,王建忠...
三峡新材上半年营收6.25亿元... 8月17日,三峡新材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6.25亿元,同比下降28....
武汉凡谷(002194.SZ)... 武汉凡谷(002194.SZ)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该公司营业收入为7.35亿元,同比增长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