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情形有哪些? 什么情形不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有哪些
创始人
2025-07-06 01:01:05
0

 根据《社会保险法全文》第四十三条,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一)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二)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三)拒绝治疗的。

  社会保险法释义:根据本条规定,停止支付工伤保险待遇主要有以下情形:

  一、丧失享受待遇条件

  工伤保险制度保护的对象是特定人群,即工伤职工,旨在保障工伤职工遭受意外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时的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如果工伤职工在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期间情况发生变化,不再具备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条件,如劳动能力得以完全恢复而无需工伤保险制度提供保障时,就应当停发工伤保险待遇。此外,工亡职工的亲属,在某些情形下,也将丧失享受有关待遇的条件,如享受抚恤金的工亡职工的子女达到一定的年龄或者就业后,丧失享受遗属抚恤待遇的条件;亲属死亡的,丧失享受遗属抚恤待遇的条件等。

  二、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是伤残的工伤职工享受不同等级工伤保险待遇的前提。工伤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只有经过劳动能力鉴定后,才能享受相应级别的工伤保险待遇。换言之,劳动能力不同程度的丧失,使劳动者可能因此不能从事原本适合的正常职业,甚至造成不能再从事任何工作的结果,也有可能恢复劳动能力继续从事适合他的职业或者工作。而这一切都必须通过劳动能力鉴定活动来确定。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是确定不同程度的补偿、合理调换工作岗位和恢复工作等的科学依据。如果工伤职工没有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一方面工伤保险待遇无法确定,另一方面也表明这些工伤职工并不愿意接受工伤保险制度提供的帮助。鉴于此,就不应当再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能力鉴定包括初次鉴定、再次鉴定、复查鉴定,在这三个环节,工伤职工都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而不能拒绝。

  (1)初次鉴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2)再次鉴定。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如果用人单位申请再次鉴定,则工伤职工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安排进行再次鉴定。

  (3)复查鉴定。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用舞台复刻百年光影 展现喜剧魅... 转自:沈阳日报  “作为一名东北人,这次执导第二届中国(沈阳)喜剧电影周开幕式意义非凡,我不仅见证了...
京剧《红灯记》演绎革命英雄故事... 转自:天津日报  本报讯(记者 刘莉莉 摄影 姚文生)天津京剧院昨晚在滨湖剧院演出红色经典现代戏《红...
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 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韩冰)7月4日,由辽宁省人社厅主办、沈阳市人社局承...
胡昌升会见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周... 本报兰州7月5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崔亚明)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今天下午在兰州会见了...
重庆完成首批水土保持生态价值转... 转自:中国改革报 本报讯 记者甄敬怡报道 近日,重庆市首批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