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招生入学不能成为少数自媒体“流量密码”
创始人
2025-06-11 13:18:20
0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高考已经结束,多地公布志愿填报时间,招生入学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少数自媒体为追逐流量和谋取私利,趁机夸大宣传、断章取义,捏造不实信息。这些行为不仅增加家长心理压力,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还扰乱正常招生秩序,损害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公信力。

招生入学工作是保障教育公平的关键环节,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容不得任何歪曲解读。少数自媒体把招生入学当作“流量密码”,贩卖“升学焦虑”,破坏教育生态,亟需予以整治。

不良信息的传播止于公开、止于透明、止于监管。教育部门要确保及时、全面、准确发布招生政策和学校招生计划等信息,对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组织解答,不断提高招生入学工作透明度。网信、公安等部门要拿出真招实招,对屡屡违规的自媒体账号加大处理力度,切实维护家长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网络平台要加强内容审核,从源头上遏制相关不良信息的传播。少数自媒体账号会通过使用谐音字、错别字等手段,规避平台审核。对此,平台在加大人工审核投入的同时,要加快技术革新,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快速有效识别和过滤不良信息。还应设立便捷的举报渠道,并确保举报信息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面对少数自媒体账号的“话术”,家长需保持高度警惕。看到“内幕消息”“缴费占学位”“内部关系入学”等敏感字眼,要有甄别意识,避免被误导,从而产生非理性的教育消费行为。

招生入学工作,关乎孩子未来,关乎家庭幸福。整治涉及招生入学的谣言,是维护教育公平、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的必然要求。各方协同发力,才能让招生入学工作不受干扰,让家长和学生免遭坑骗。

来源:新华社

作者: 郑明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加强治理新型消费侵权问题 ■本报记者 任震宇  6月20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京发布《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4)...
竺可桢:一生求是 立身报国 转自:光明日报    在贵州湄潭举办的中国科学社成立30周年学术活动中,竺可桢作学术报告。【红色教育...
女孩励志名言个性签名 女生励志...   1、其实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输了就鼓不起勇气面对世界。  2、过去只可以是用来回忆,别沉迷在阴影...
北京发布推动总部企业高质量发展... 转自:千龙网为培育壮大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相匹配的总部经济,鼓励总部企业进一步集聚财资管理、投资决策、...
创新,从一场“邻居对话”开启 转自:天津日报  发展,是一场“含新量”的比拼。存量激活、产业焕新,都离不开创新的“万千气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