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安晚报
大头马的短篇小说《幻听音乐史》讲述了一个阿根廷图书管理员因幻听写成乐谱,维也纳指挥家试图演奏却失败,最终发现这些音乐只能存在于幻听者脑中的故事。情节跨越时空,穿梭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与维也纳之间,将神经学家、图书馆员、指挥家等人物的命运紧密交织。透过人物间复杂微妙的关系,我们仿佛听到命运之神在悄声低语,诉说着偶然与必然交织的旋律。
神经学家与图书馆员因一封来自阿根廷的信函而产生联系,这一偶然的开端拉开了整个故事的序幕。从宏观的命运视角看,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与通信条件下,这封信能够跨越千山万水到达神经学家手中,是无数偶然因素作用的结果,比如图书馆员选择写信倾诉、邮政系统的运转等。然而,这看似偶然的联系背后,是疾病与医学探索这一必然的纽带。神经学家的职业使命使他成为图书馆员幻听症状的倾听者,这一相遇奠定了故事发展的基础,注定了他们的命运将在这场关于幻听症的探索中相互缠绕,无法分割。
同样,神经学家妻子与指挥家的私情也是偶然中的必然。在维也纳这样一个充满艺术气息与社交活动的城市,人们的情感生活也在艺术激情与道德规范间徘徊。两人的相遇或许是偶然的社交场合促成,但妻子对丈夫的不满以及指挥家多情的本性,使得他们之间情感关系的产生成为一种必然。而这种情感关系又成为后续故事发展的关键因素,将图书馆员的幻听音乐引入指挥家的视野,进一步推动了命运齿轮的转动。这些偶然的邂逅,如同命运之手中的丝线,在必然的人性、社会环境与职业背景等因素的编织下,逐渐形成一张绵密的命运之网,将人物紧紧困于其中,无法逃脱。
人物性格的鲜明差异在故事中对命运走向产生了深刻影响。图书馆员性格中对秩序的热爱与对混乱的排斥,使他在遭受幻听这一混乱状况时,陷入极度的痛苦与挣扎之中。他
从最初混乱的信件倾诉,
到后来条理清晰地描
述幻听体验,再到花费半年时间学习乐理知识将脑中音乐写成乐谱,这一系列行为看似偶然地受到幻听症状的驱使,但从其性格本质来看,又是必然的自我救赎与秩序重建的尝试。他试图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并掌控这一突如其来的“混乱”,这种性格驱动下的行为最终使他与指挥家产生了深度联系,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轨迹。
相比之下,指挥家对音乐的热情与天赋以及他追求成功、善于把握机会的性格特点,决定了他在看到图书馆员的乐谱时,会被其深深吸引并果断采取行动。他迅速与图书馆员见面、全身心投入研究手稿以及举办演出等行为,都是其性格使然。然而,演出的失败以及他最终的悲剧结局,也是性格中过于自负、急于求成一面带来的必然结果。在面对观众听不到音乐这一意外情况时,他无法接受现实,最终因无法承受失败的打击而走向毁灭。这表明人物性格如同命运的基石,偶然的事件只是触发了性格所决定的命运走向,使其沿着既定的轨道前行,或走向辉煌,或陷入深渊。
社会环境在人物命运的交织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故事中的中东战争、邮政混乱以及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等社会因素,构成了人物命运发展的大背景。中东战争导致邮政混乱,使得图书馆员的信件传递出现延迟和波折,这一偶然事件影响了故事的节奏和人物之间信息的沟通,为命运的走向增添了不确定性。而维也纳作为音乐之都,其社会文化环境对人物命运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必然影响。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人物的命运如同波涛中的孤舟,偶然的风浪可能改变其一时的航向,但最终仍会驶向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等因素所决定的必然归宿。
《幻听音乐史》通过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精妙地演绎了命运的偶然与必然这一永恒主题。这不仅是一个关于幻听音乐的奇幻故事,更是对命运本质的深刻洞察与诗意呈现,让我们在感叹人物命运无常的同时,也对生活中那些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联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