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开栏的话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硝烟散尽,岁月荏苒,但历史的回响依然激荡在民族记忆的深处。
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十四年浴血抗战,万千中华儿女以血肉之躯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不仅是驱逐敌寇、光复山河,更是人心的洗礼、精神的重塑。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抗战史,浓缩着我们国家涅槃重生的关键一程,蕴藏着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绝不衰的精神密码,以及我们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制胜法宝,值得不断挖掘研究。论从史出、鉴往知来,抗战亲历者无疑是最为宝贵的史料来源。随着时间推移,那一代人即便在世也步入风烛之年,让那些尘封在岁月里的深沉苦难、奋力呐喊、顽强抵抗为更多人所知,是一场与时间的竞赛,是一堂最生动的历史课。
即日起,本报联合市委老干部局,开设“我们的1945”专栏,多路记者深入采访参加过革命工作以及了解抗战历史的老战士、老同志,他们中年龄最大的为105岁。一段段真实鲜活的回忆将重现那个山河破碎、烽火连天的年代,让我们仔细聆听那些故事,感悟民族脊梁的力量,礼赞英雄主义的情怀,激荡保卫家国的热血,照亮我们继续前进的征途。敬请关注。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