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淑宜
5月13日、15日,黔南州贵定县中等职业学校、瓮安县公共实训基地“南粤家政”培训班相继开班,180多名学员参加。
这是与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联合举办的粤黔协作技能培训,致力于打造“文化+产业”双向赋能的标杆,既提升我省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又助力大湾区餐饮、养老产业规范化率提升。
我省是泛珠三角区重要组成部分,有粤港澳大湾区的“后花园”之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我省将此作为推进自身发展的重要契机,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抓协作、促发展、开新局,主动服务对接区域重大战略,在产业、人才、资源要素等方面互动频繁,跨区域“牵手”的故事不断。
10毫秒,这是从贵阳贵安到广州、深圳的数据传输速度。数据传输能力是算力出省的关键。近年来,我省以“贵州——粤港澳”“贵州——长三角”两线为主,“贵州——京津冀”“贵州——成渝”为辅,加快建设全国“东数西算”南线主干道,畅通算力运输通道,为贵安新区深度融入“东数西算”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圳市瑞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长期专注于为视觉行业提供垂直云计算SaaS服务的企业。今年3月,贵安新区与瑞云科技签订合作协议,共建贵安新区数字创意产业生态。
“此前我们主要是购买算力服务,下一步我们计划在贵安新区成立子公司,建立专业运营团队,将电影、动画、广告、建筑等部分渲染业务迁移到贵安。”瑞云科技总经理邹琼说。
黔东南州黎平、从江、榕江三县是我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5月中旬,走进贵州黎平经济开发区中潮工业园区,贵州鑫华驰高分子材料公司生产正忙。该公司是黎平县从广东东莞引进的高分子材料企业,去年4月开工建设,11月投产,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医疗、家电等领域,主要销往大湾区和东南亚国家,今年产值预计可达1.2亿到1.5亿元。
“从地理位置看,黎平、从江、榕江,是大湾区沿贵广高铁、厦蓉高速进入贵州的第一站。”该公司董事长钱一平选择落户黎平,正是看中了当地区位优势。
为推动产业优势互补发展,我省大力实施粤企入黔“双百”行动,围绕大数据、现代物流、健康医药、现代能源等领域,相继引进华为、腾讯、正威、比亚迪、广药集团等一批优强企业和项目。全省各地也积极主动对接,以遵义为例,围绕钢绳、茶叶、白酒等优势产业和产品,加快拓展港澳市场,2024年,对港澳贸易额达24.38亿元,预计2025年可达30亿元。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贵安深贵产业园、珠遵产业园等99个粤黔共建产业园区相继落地,在省内各地生根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