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五月的达茂草原,微风裹挟着青草香拂过草甸。返青的嫩芽已蹿出寸许,绿浪翻滚间,牧民其木德一勒缰绳,枣红马嘶鸣着扬起前蹄,在草场上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这可是咱们草原的‘黄金45天’!”他轻拍马背笑道。
5月20日,达茂旗草原从一场特殊的“休养生息”中苏醒过来——4月5日至5月20日,达茂旗禁牧区374.905万亩、草畜平衡区2003.635万亩草原处于为期45天的休牧期。
通过禁牧与草畜平衡政策,让生态脆弱的春季草原得以喘息,也让牧民们在这场“绿色革命”中寻到发展新机。
在查干敖包嘎查,马蹄踏碎的不仅是晨露,更是传统牧业转型的桎梏。其木德擦拭着镶银马鞍,眼里闪着光:“今年要带着我这马儿拿下赛马‘村超’三连冠!”随着达茂旗推进马文化、马旅游、马体育融合发展,像其木德这样的牧民已把休牧期变成“驯马黄金季”。当地连续举办的文旅赛事不仅让马背技艺重焕生机,更催生出一条涵盖驯养、赛事、旅游的完整产业链。
9公里外的龙升马产业基地里,配种员王飞正为第51匹母马建立“婚恋档案”。“休牧期恰逢马匹发情高峰,我们为牧民提供托养配种‘一条龙’服务。”他指着标准化马厩介绍,基地已形成“牧民寄养+科学配种+统一回收”模式,今年预计带动百余户牧民户均增收超万元。
“哞——”圣达牧场此起彼伏的牛叫声中,300多头奶牛正悠闲嚼着苜蓿草。牧场场长秦文杰的手机不时响起订单提示音,“今天1.5吨鲜奶正在变身高附加值奶制品。”透过加工车间的玻璃,乳白色的奶液在现代化设备中流转,最终化作醇香的奶豆腐、酥脆的奶皮子。即使在休牧期,这家企业的日销售额仍非常稳定, 产品通过冷链网络辐射呼包鄂城市圈。
走进牧莱格智慧牧场,科技感颠覆了人们对牧场的传统认知。电子耳标实时监测羊群健康,智能饲喂系统精准投送营养配方。“我们以高于市价收购羔羊集中育肥,既保障了牧民收入,又减轻了草场压力。”生产副总靳婷滑动着智慧大屏,2万只标准化羊舍的全景跃然眼前。这种“数字放牧”模式,在减轻草场压力的同时,羔羊出栏周期也大大缩短。
当暮色浸染草原,其木德家帐篷飘起炊烟,手机不断响起奶制品订单提示音。这黄金45天的休养生息,正在实现“草场深呼吸,牧民腰包鼓”的良性循环,这片重焕生机的土地上,人与自然正在合奏新时代的牧歌。(草原云·内蒙古日报记者 蔡冬梅)
编辑:韩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