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诃藏药股份有限公司包装车间内,工人在包装产品。
西矿锌业生产车间。
↑黄河水电西宁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整理电池片。
↑青海花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包装蜂蜜产品。
↑青海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多晶硅生产车间内,工人操作设备。
青海云天化国际化肥有限公司自动化包装车间,工人查看设备。
西宁
西海新闻记者
邓建青 文/图
近日,记者走访西宁市各大园区,只见企业生产车间一派忙碌景象。近年来,西宁市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园区工业,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园区工业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快速崛起,成为推动西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数据显示,2024年,西宁工业经济交出“高分报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占全省比重的42.8%,规上工业总产值占全省比重的58.6%。全市完成工业投资202.68亿元,其中完成一般性工业投资129.97亿元,占全省一般性工业投资40.5%。累计争取各类专项资金14.15亿元,占全省工业领域专项资金比重90%以上,位列全省第一。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西宁市立足建设产业“四地”,布局新赛道、抢占“制高点”,加快突破短板领域,做大做强优势领域的努力。一批新兴产业领军企业聚集,高技术产业迅猛发展,推动了制造业向高端化发展,工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依托青海丰富的矿产资源,西宁形成了以有色金属冶炼、盐化工、新能源材料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其中,电解铝产能已突破百万吨,成为全国重要的铝产业基地。同时,依托青藏高原独特的光照条件,光伏制造产业蓬勃发展,单晶硅、多晶硅等新能源材料产能位居全国前列。
在产业布局方面,西宁注重园区化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甘河工业园区、生物科技产业园等园区各具特色,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这些园区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成为工业增长的主阵地。特别是甘河工业园区,已发展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基地。
上一篇:购物广场有了“暖新角”
下一篇:促进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