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健康不仅关乎美丽,更关乎全身健康。数据显示,我国超60%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皮肤屏障受损,且覆盖全年龄段:儿童易发湿疹,中老年因乏脂出现瘙痒,中青年因环境、压力等出现“敏感肌”问题。
今天是525国际爱肤日,上海健康播报在“东方美谷”放大招!三位护肤界专家手把手教你避开紫外线、熬夜甜食等“皮肤刺客”,揪出防晒、护肤、化妆品的认知误区。
什么在让你加速衰老
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皮肤与化妆品研究室常务副主任、上海医药行业协会化妆品专委会主任委员谈益妹说,紫外线堪称头号“皮肤杀手”,无论阴晴都能穿透玻璃,持续“偷”走胶原蛋白,留下色斑和皱纹。因此,防晒是抗衰首要,全年都不能松懈。
熬夜则会打乱皮肤修复生物钟,晚上11点后是皮肤的“黄金修复档”,经常熬夜会打乱皮肤的新陈代谢,胶原蛋白流失,皮肤变得暗沉、松弛,黑眼圈也会越来越重,甚至会解锁“年龄+5岁”的皮肤特效。
甜食中的糖分会引发“糖化反应”,让皮肤发黄、失去弹性。此外,长期焦虑、压力过大容易导致内分泌失调,引发长痘、炎症;过度清洁更会破坏皮肤屏障,让敏感和皱纹找上门。
过度清洁,皮肤也会很受伤。有人觉得脸洗得越干净越好,结果破坏了皮肤的天然屏障,相当于把自己的脸洗成“裸奔”的敏感肌,进一步产生炎症反应,甚至“洗”出皱纹。因此,干净≠使劲搓,清洁一定要适度,选择温和的、适合自己皮肤的产品才能保护好皮肤。
防晒不是“涂了完事”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杜娟表示,防晒不是“涂完了事”!选对产品和正确补涂才能真正起效。
敏感肌和痘痘肌适合物理防晒(氧化锌+二氧化钛),温和不刺激;油皮则可选质地轻薄的化学防晒,避免闷痘。判断方法超简单:涂后显白像“刷墙”的是物理防晒,秒变透明的是化学防晒。
在防晒霜的选择上我们有句口诀:敏感选物理,油皮选化学。也就是说,敏感肌和痘痘肌的朋友们最适合物理防晒剂:氧化锌+二氧化钛的强强组合,不含酒精、温和不刺激;对于油皮的朋友们,由于角质层更厚,质地清爽薄透、不堵塞毛孔的化学防晒剂更适合您。
防晒霜就像“手机电量”,电量耗尽就会自动关机,如果2小时不补防晒就等于在太阳底下“裸奔”。补涂防晒霜也有小诀窍:可以先用吸油纸在脸上“盖章式”按压吸走油光,然后再进行充分涂抹。此外,白天使用VA类产品、食用芒果/芹菜等光敏食物后,务必搭配帽子、遮阳伞等“硬防晒”,医美期更要严格防护。
化妆品智商税大起底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国际化妆品学院、东方美谷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婉萍表示,相比较食品、药品,我们消费者对化妆品的认知仍然是不够的。我们会希望化妆品既要像食品一样安全无害,又要像药品一样“一抹见效”,这好像有点难以两全。
需要指出的认识误区是,皮肤敏感≠产品垃圾。化妆产品引起过敏可能是皮肤对于某种原料产生过敏,就像是你的皮肤在“挑食”。那么我们只要找到过敏原,避免含有这种类型的化妆品即可。
第二,不要强求“猛药型”化妆品零刺激。不同功效的化妆品,所带来的体验感是完全不同的。常用来美肤、抗衰的视黄醇、酸类这些“功效大佬”,对于消费者来说本来就是“高风险高回报”,它们无法做到像宝宝霜一样肤感柔和。与此同时,同一种化妆品,在不同人皮肤上的表现和感受也不尽相同。
第三,化妆品是“长期辅助”,不是“魔法药水”。比起“换头换脸术”,化妆护肤品更像是“慢郎中”、“养生茶”,需要细水长流,坚持皮肤管理。
敏感肌自救指南,拒绝“红脸警报”
网络上人人都在说“敏感肌”,什么才是敏感肌?谈益妹说,如果发现自己的皮肤动不动就泛红、发热、起皮,特别是使用化妆品时经常有刺痛、瘙痒或者灼痛的感觉,那您就是妥妥的敏感性皮肤了。
对于敏感性皮肤,修护屏障是王道,神经酰胺等生理性脂质是“城墙修补匠”,锁水抗刺激。皮肤敏感,就要在护肤时做“减法”,敏感肌需要的是“断舍离”。日常基础的清洁、保湿、防晒做到位就够了。洗脸选温和的氨基酸洁面产品,保湿用滋润不油腻的舒缓型面霜,防晒优先选物理防晒,减少防晒霜对皮肤的刺激。
买护肤品前一定要查看成分表。酒精、香精、高浓度果酸是“敏感刺客”,要等皮肤稳定再尝试。此外还要注意生活饮食习惯:譬如洗脸别用太热的水,温水就够,搓脸别太用力,以免让皮肤屏障“雪上加霜”;避免“热量炸弹”——高油高糖食物,多吃“抗氧化战士”——蔬菜水果。与此同时,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水分,皮肤才能“满血复活”!
“上海健康播报”由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药管理局、市疾控局、市爱卫办主办,市健康促进中心、上海健康频道承办。
原标题:《525爱肤日:避开护肤雷区,教你解锁不花钱的养肤秘籍!》
栏目编辑:马亚宁 题图来源:受访者提供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