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正式施行,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注入“强心剂”。从支持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加大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等方面为民营经济组织科技创新提供了法治保障。各地各部门要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的重要抓手,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保证。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广大民营企业正以科技创新不断增强自身发展的确定性。信息产业是民营企业集聚的行业,也是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从核心硬件到基础软件与自主生态,处处有民营企业向“新”发力的身影。智能驾驶产业,创新绵绵用力,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势。今年前4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64.2万辆,同比增长52.6%。智能化、网联化赋能,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宁德时代通过持续不断地投入研发资源,对电池材料、结构、工艺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改进,逐渐掌握了一系列核心技术。对于广大民营企业而言,要在科技创新发展浪潮中主动作为,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聚焦产业发展前沿,突破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增强发展动力。
面对新领域,广大民营企业敢想敢闯敢拼、创业创新创造。一批民营企业加速抢滩新赛道,前瞻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以技术创新领跑行业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广大民营企业聚焦前沿技术,洞察市场潜在需求,提前布局和研发,创造出全新的产品、服务或商业模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开拓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发展路径。从智能制造到绿色科技,从数字经济到生物医药,民营企业正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数据显示,2024年,民营企业500强拥有有效专利66.7万件,同比增长9.4%,实现了将近两位数的增长。据统计,今年以来,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较高的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业,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6%、20%。持续提升的创新活力,激发了我国民营经济活力,不断挺进产业前沿,展现了敢闯产业“无人区”的勇气,彰显了青春创新逐梦的激情与力量。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各地要持续优化创新环境,今年以来,各部门各地方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力赋能民营经济创新发展。随着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深入实施,民营企业将在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中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各地民营企业与高校要加强合,作围绕不同方向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创造创新产品加速推向市场。各地各部门要继续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秩序、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创新举措持续优化,吸纳更多民营企业科技专家进入国家科技专家库、院士增选为民营企业科技人才新增专项名额,引导创新要素向民营企业集聚政策持续加码。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出台更多激励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举措,通过科技赋能和政策赋能,持续增强民营经济的内生动能。(张若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