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芙蓉箭镞形,涩如鹤顶红如火。5月24日,溧水区晶桥镇笪村福晶杨梅生态园智能大棚杨梅“抢鲜”上市,比露天杨梅提前上市20天左右,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尝鲜,智能大棚杨梅正通过科技赋能实现产业升级。
福晶杨梅生态园紧邻341省道,交通便利四周山水环绕,风景优美。5月24日上午,记者走进福晶杨梅生态园的杨梅大棚里,一株株杨梅树错落有致,一颗颗或紫黑或鲜红的杨梅垂满枝头,看着让人垂涎欲滴。许多游客穿梭在杨梅园中,尝鲜果、摘杨梅、拍美照。“大棚杨梅非常好吃,汁多核小,味道甜蜜,这里吃不够,摘几篮带回家。”从江宁区过来的李晓萍,带着女儿在杨梅园里尽情享受亲子时光。
“大棚杨梅从5月24日起,正式开门迎客,采摘期可以一直持续到露天杨梅上市。”福晶杨梅生态园负责人袁永生告诉记者,杨梅园里的15亩智能大棚“早佳”杨梅,是南京市首个智能杨梅大棚设施栽培基地,引进了“数字管家”系统。这套系统集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等功能于一体,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光照强度和温度,精准调控杨梅生长环境。“比如开花期需要稳定在18℃左右,水肥系统会定时定量输送养分;成熟前则严格控水,让糖分充分积累。”袁永生介绍,大棚内杨梅进入采摘季后,糖度稳定在12至14度,果肉饱满多汁。
在智能大棚的加持下,杨梅不仅品质升级,更实现“错峰上市”的经济效益。袁永生介绍,首日开采的杨梅单价达60元/斤,比传统种植收益更高。“露天杨梅采摘期短,遇到雨天容易烂果,而大棚杨梅较露天杨梅能多挂果3~5天,不受天气影响,品质更加稳定,糖分高、口味好。”袁永生告诉记者,今年大棚杨梅产量可以达到一万斤以上,已经连续5年在江苏省优质杨梅果品评比中夺得金奖。
科技还延长了产业链条。福晶杨梅生态园依托江苏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引进新工艺,新设备,建设了速冻库和果品加工厂,开发杨梅酒、杨梅干、杨梅果汁饮料等系列产品,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我们开发的杨梅酒、杨梅干、杨梅果汁饮料,深受市场青睐。”袁永生高兴地说道。
晶桥镇是典型的丘陵地区,生态环境优越,杨梅种植面积近千亩,是晶桥镇绿色富民产业之一。晶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晶桥镇正积极推广大棚杨梅的种植,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振兴动力,使晶桥镇杨梅产业焕发新活力,助力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上一篇:海南计划招聘特岗教师500人
下一篇:全球大震荡,日本才是幕后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