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四川在线
四川在线记者 钟帆
新医科背景下,如何培养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5月24日,王琦书院第十六期专题培训班暨四川省岐黄菁英人才培训班在成都开班。多位院士专家、岐黄学者来到现场,为培养中医药高层次人才、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言献策。
“当前,中医药高层次人才教育仍以院校教育为主,单一的教育模式难以满足中医药战略人才培养需求。”省教育厅总督学傅明认为,在中医药高等院校创办融合现代教育与传统师承教育的书院,是破解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培养难题的有效举措。
记者了解到,作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育高地,“王琦书院”自2021年成立以来,为全国中医药事业发展输送了大批领军人才。2023年,王琦书院四川分院在成都中医药大学成立,作为全国首家分院,率先开办“王琦班”。“此次培训班与‘岐黄菁英’项目深度联动,正是我省构建‘中医药人才雁阵格局’的重要抓手。”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田兴军说。
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谈到,此次培训旨在培养中医药战略科学家,提升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思维、思考和思想,既是一场学术传承的接力,更是一次中医药发展力量的汇聚。在他看来,培养中医药战略科学家,要坚持战略思维,注重交叉学科研究,提升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思维高度;注重创新思考,探索中医药研究新方法,加强中医药研究创新模式的深度思考;增强发展思想,强化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研究,拓宽中医药战略发展的思想维度。
开幕式后,王琦,中国科学院院士魏于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学、唐佩福、陈士林,上海科技大学教授、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创始院长沈定刚分别作主题报告。25日,四川省岐黄菁英人才培训班开班,熊大经、李萍、王振国、郑川、熊磊、朱明军、谢春光等7名专家学者,将围绕中医药传承创新、人才培养、疾病诊治等方面作主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