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标题:《聚焦大麦+IP衍生品,阿里鱼增速亮眼——阿里影业(1060.HK)FY25业绩点评》
报告发布日期:2025年5月23日
分析师:付天姿,CFA,FRM(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7040002)
分析师:杨朋沛(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4070002)
事件:公司FY25实现营收67.02亿元人民币(yoy+33%),实现毛利润24.78亿元(yoy+23%),对应毛利率37.0%,同比下降3.1pct;实现经调整EBITA为8.09亿元,同比增长61%;实现归母净利润3.64亿元,同比增长28%。
FY25大麦增长保持稳健,IP衍生品业务收入超市场预期:
1)电影科技与投资制作宣发平台收入27.1亿元(yoy-9.6%),主要原因系投资部分电影票房不及预期。a)电影票务方面,淘票票会员体系打通电影与演出消费,用户黏性高,降幅低于行业;云智保持国内出票领先,并拓展中国香港及东南亚市场。b)电影投资制作及宣发方面,重点储备影片数量约40部,其中投资待映项目数量约20部,自主研发与合制项目数量约20部。c)科技业务方面,公司加大AI、数字人及虚拟拍摄投入,已建成4个虚拟影棚,应用于多部影视项目降低成本;推出5个新数字人;灯塔AI接入大模型,提升宣发及票房预测效率。
2)大麦收入20.6亿元(yoy+236%),分部业绩(分部收入–销售及服务成本–已分配至相关分部的销售及市场费)约12.30亿。a)大麦票务平台业务方面,保持演出票务市场的领先地位,连续两年创下GMV高速增长记录,FY25大麦服务了张杰、周杰伦、孙燕姿、Ed Sheeran、Imagine Dragons等国内外多位艺人的大型演唱会,交付了逾3800场大型项目。b)现场娱乐内容方面,积累了虾米音乐娱乐、Mailive、当然有戏、酷小麦等六大内容厂牌,FY25参与了逾120个IP的投资与制作,覆盖了演唱会、音乐节、话剧、展览、脱口秀等多种品类。
3)IP衍生品业务收入实现14.3亿元(yoy+73%),阿里鱼作为国内最大的IP授权代理平台,持续扩展IP矩阵,授权IP商品零售额同比大幅增长,带动阿里鱼收入同比增幅超90%;阿里鱼IP矩阵覆盖了二次元、文博文创、影视综艺、教育体育等多个IP类型,签约了三丽鸥家族、宝可梦、环球影业、蜡笔小新、Chiikawa等多个全球优质头部IP。
4)剧集制作收入5.0亿元(yoy-16%),《惜花芷》等多部高口碑剧集播出,《以法之名》、《唐宫奇案之青雾风鸣》等多部剧集已完成拍摄待播出,目前剧集工作室重点储备项目超20部,开发中项目超30部。
FY25公司毛利、费用等方面:公司实现毛利润24.78亿元(yoy+23%);销售及市场费用7.9亿元(yoy+11.2%),管理费用12.4亿元(yoy+26.5%);经营利润6.5亿元(yoy+109%);公司计提按权益法入账之投资亏损4.28亿元(上年计提1.13亿元),主要系博纳影业投资减值;实现持续经营业务利润3.86亿元,同比增长29.9%。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阿里影业核心主业聚焦大麦演出以及IP衍生品业务,电影投资预计保守谨慎。考虑阿里鱼IP业务景气度较高,上修FY26-FY27归母净利润预测至8.8/11.1亿元(较上次预测+4%/+8%),新增FY28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3.4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IP业务进展不及预期,演出市场景气度下降,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