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赋予城市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
5月23日,《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认定命名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决定》和《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通报》发布。经过严格规范的复查评估,西宁市顺利通过复查,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近年来,西宁市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从扛牢省会中心城市首位责任、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和高度,改进创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向上向善道德风尚建设,培育时代新风新貌,推动创建工作更好反映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核和初衷,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奋发昂扬,为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中挑大梁勇争先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丰润道德滋养和强大精神力量。
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继续实施创建工作“一把手”工程,确保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市委文明办立足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发挥统筹协调职能,牵头抓好资源和力量的整合优化,组织各地区各单位高精度解题、高质量答题、高效率答卷。
全市上下坚持从细微着手、从小事抓起,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动市民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养成。着眼价值观念抓培育。修订发布《西宁市市民文明公约》,统筹推进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和网络文明建设,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在日常化、具体化、生活化。着眼示范引领抓培育。充分发挥榜样引领和道德教化作用,推荐多人上榜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好人”“青海好人”“新时代青海好少年”,完成“西宁榜样”主题公园建设,在全社会营造好人好报、德者有得的浓厚氛围。着眼文明乡风抓培育。采取媒体宣传、社会宣传和道德教化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文明乡风宣传引导教化工作,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我市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依托遍布城乡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立足特色项目抓实践。切实把准新时代文明实践面向基层、服务群众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系列专题活动下基层,推出特色服务项目,统筹开展理论宣讲、文化服务、帮扶慰问、志愿服务等文明实践活动,画好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圆,深受群众好评。立足多元载体抓实践。围绕乡村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点工作,不断丰富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载体和形式,广泛开展民俗表演、婚俗展演、非遗展示等文化活动,推动文明实践活动热在基层、热在群众。立足传统节日抓实践。坚持把传统节日作为展示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从丰富民俗活动、加强非遗传承、做实志愿服务、深化文旅融合等方面不断创新节庆活动形式和载体,引导群众在辞旧迎新、慎终追远、阖家团聚、孝老敬老中弘扬文明新风。
我市始终坚持在常态长效上下功夫,瞄准常态长效抓创建,营造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理解、参与、支持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瞄准文化发展抓创建,深入推进新时代“书香夏都”建设,创新政企共建“城市书屋+”模式,开展“三朵金花”探“丁香三景”等主题活动,发布以“生态高地、中国夏都、雪豹之都、丁香之城、古城西宁”为核心的五大城市IP体系,雪豹之都、丁香之城和夏都西宁名片越擦越亮,文化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瞄准统筹协同抓创建。协同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全市上下始终强化“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紧盯短板弱项,夯实基层基础,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紧扣机制创新抓治理。树牢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建立“每月一题”专题会议制度,高位推动夯实基层基础各项工作落实,全力解决农村社区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创新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工作机制,创造了具有西宁特色的基层治理经验。紧扣市容环境抓治理。全面构建城乡一体的生活垃圾收、运、处全过程处理体系,推广“潮汐摊位”“商圈临时设摊经营”等务实管用举措。紧扣政务服务抓治理。围绕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目标,开展“两减一优”专项行动,实行“审核合一、一人通办”,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或“一次不用跑”,探索“政务+金融”改革模式,群众办事越来越便捷。
我市始终把牢精神文明创建的群众性本质和要求,把利民惠民导向体现到各项工作中,狠抓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紧盯困难群体抓保障。聚焦特殊群体和群众关切,着力提升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水平,强化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落实儿童分层分类救助保护政策,切实织密扎牢基本民生“保障网”。紧盯基础设施抓保障。聚焦补齐配套设施短板,开展车行道、人行道、地下管网整修等工作,全力保障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多角度发力让住房保障的红利惠及更多群众。
文明花开,幸福满城,温暖人心。对于西宁而言,全国文明城市不仅是荣誉,更是责任,新征程上,西宁将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当好排头、做好标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好示范带动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方方面面,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践行为了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宗旨,以文明厚度传递城市温度,推动文明之风吹遍夏都大地。(记者 施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