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表舅是养基大户)
今天14点之后,市场出现了一波跳水,大家猜了半天,其实都没有找到特别能够对号入座的原因,以下的内容,只是随口聊聊,给大家解个闷。
因为沪深300ETF下午成交量放大了一些,所以有人猜是国家队做了一点止盈,但我觉得这属于是无稽之谈,当国家队把“国家队”和“类平准基金”的帽子扣在自己脑袋上之后,就证明这些资金已经属于政治任务和国家意志了,而非公司的经营行为,短期盈亏肯定不是对其考核的重点,所以存量的部分,大概率是一份都不会卖的。
仔细看下午资金走向的话,下面两张图,一张是沪深300ETF的,14点之后有一波卖盘(只有华泰柏瑞的多一点,其他三只千亿级别的沪深300ETF,全天成交都不到10亿);另一张是南向资金的,也是14点左右,开始出现拐点,资金开始转为卖出。
所以,部分机构的集中卖出动作,导致股市跳水的可能性最大。
之前私募排排网的数据显示,截止上周五,百亿私募的仓位连续两周上涨,且时隔五周后,再次突破80%大关,同时,60%以上的私募目前处于满仓水平,也就是说,部分私募目前处于仓位极高的水平,所以,我个人猜测,不排除是个别规模比较大的量化私募等,触发了降仓的信号,整体降了一点仓位——上面说了,这只是一种猜测,不保真。
从消息来看,大家关注比较多的,是“G7国家已开始讨论对低价值的中国产品征收关税,旨在遏制中国产品供应过剩问题”的新闻,有人会说,这新闻是加拿大时间5月20日,也就是我们这边5月21日的,为啥5月23日才在市场里开始反应?
其实这种事,在目前的A股也很常见——消息在市场发生作用,不在于消息实际发生的时间点,而在于主流媒体报道的时间点(比如上面这个消息,我特意用百度的时间筛选功能看了一下,真正在中文媒体上出现,是昨天的盘后,所以今天开盘,港口板块就下跌了,好几个票跌停),以及量化的机器什么时候抓取到这些报道。
比如,另外一个例子,今天涨停的赛力斯。
赛力斯涨停的原因,是因为据说其人型机器人的Demo6月16日面世,预计2025能够年产2500-3000台,26年上半年量产6000台。
其实,这个新闻,5月20日,就有卖方在传了,但直到今天才反应,为什么?因为消息传出后,整整三天,没有主流媒体写这块,而直到今天上午,才开始有媒体报道关于人形机器人扩圈,华为布局具身智能的新闻,把赛力斯给带上了,然后又带出了5月20日的这条消息,量化的机器开始抓取,资金涌入,不断炒高,然后媒体再开始蹭热点,不断挖,相关新闻进一步发酵。
但实际上,今年量产3000台,明年量产6000台,有脑子的人,都能看出来,完全是放卫星,纯扯淡,但市场炒作起来就是这么不讲道理,硬生生把赛力斯炒成了今天A股成交量最大的票(当然,汽车主机厂,作为未来机器人的核心板块,这个逻辑没问题)。
所以,综上来看,目前市场处于小微盘估值过高,市场缺乏核心主线,概念炒作依然主导市场资金的阶段,就好像一个弹簧一样,已经被压缩到比较极致的位置了,所以,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这些资金也是墙头草,跑得也比谁都快,市场的双向波动率都会加大,从跟投的角度出发,我们也盼着能有个进一步的调整,能更舒服的加点仓。
......
多聊几句市场的热点哈,存款资金何时进入股市、日本最大寿险公司在债市巨亏250亿美刀。
1、权益,存款利率下行后,资金何时进入股市?有个重磅规定。
关于这个问题,我昨天在《存款会如何搬家?》里有聊,简单来说,是两条思路。
其一,存款利率下行后,资金逐步流入股市,是确定性的事情,无非节奏问题;
其二,影响节奏快慢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中小行存款何时纳入存款自律机制,开始同步加速下调,二是固收理财的业绩基准,何时能真正反映债市的收益率情况,开始普调。
所以,整个过程,猜测可能需要1-1.5年,然后会有更明晰的效果。
之所以说,资金进入股市的节奏快慢,和理财有关,在于,自从2005年银行理财推出后,整个中国的利率体系,在居民资产端,其实是双轨制——政策利率,比如存款挂牌利率是一条线,理财的业绩基准是另外一条线,而由于理财的业绩基准长期较高,导致中国居民端的无风险利率,其实一直处于偏高的水平。
资管新规,使得理财逐步净值化,其实要解决的就是这个双轨制的问题。
但是,由于过去2年的债券大牛市,理财目前33万亿的规模,绝大多数都是固收类产品,其面临左右为难的局面——按照市场的实际利率定纯债产品的业绩基准,规模可能就得往下刷刷地掉;而如果基准下调偏慢,资产端又是巨大的问题。
所以,我自己估计,理财子公司,虽然表面风光,规模蹭蹭的涨,但实际上,各家都是比较头疼的,尤其是在含权产品布局方面。
不过,今晚总局出了一个重磅的规定,下图,但是财联社抓新闻的,标题抓错了,这条新闻的核心是,理财未来设定业绩基准的时候,必须要有明确的测算依据等,也就是说,不能瞎设一个虚高的业绩基准,去“框钱”了——理论上,这会缩小理财和存款的吸引力差距,减缓存款流向理财。
我个人的观点是——长期做难而正确的事,市场最终总会奖励你的,那些用心培育含权和多资产产品体系的理财子公司,未来2-3年,会真正的和其他同业拉开差距。
最近固收+产品表现都不错,昨晚有小伙伴也在评论区提到,之前买了招银的固收+产品,业绩还不错,其实今年绝大多数的固收+产品,体验应该都还可以,我正好朋友圈看到他们推出了一套固收+产品的书签,还挺好看,找他们要了10套,周末,我会在微博做个抽奖,大家可以关注下。
2、债券,今天被隔壁挽救了。
今天因为50年国债需求不佳,导致上午长端和超长端利率债其实都在上行调整。
结果,下午股市跳水后,硬生生把债券拉红了......
我觉得财爸应该是比较悔的,如果股市是昨天下午跳水的话,说不定今天发行情况就会好一点,这回一共发了500亿的50年国债,要是利率能低个2bp,50年下来,也能省下5亿的利息,不得了。
债市这边还有一个消息,是日本那边,最近日本长期国债收益率不是一直上行么,日本那边最大的保险公司,生命保险,因为持仓的债券组合里,主要是30年,目前组合的账面浮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50亿美刀。
我觉得,这又是央妈可以写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专栏里的内容——《从日本最大寿险公司的巨额浮亏,看长周期维度的利率风险不可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