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5月23日,《2024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指数》(以下简称《发展指数》)在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发布。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指数最新一期成果,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学运用指数衡量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情况和发展水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增荣出席并解读指数。
4月17日,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转运卡车在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转运装有玻璃制品的集装箱(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经计算,2024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指数为192.3点,连续五年保持增长态势,充分彰显通道在国家战略引领下,建设成果持续显现,高质量发展动能全面增强,服务能级跨越式提升。
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指数是落实《“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中“通道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的重要举措,以发展质量、发展规模、竞争力为三大主线,全面评估通道建设的进展和成效。2024年,结合通道建设新形势、新要求,指数框架体系进行了优化调整。由3个一级指数、13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构成,以《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发布时间为基期,以100为基准。
这是位于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北海联运中心(3月13日摄)。 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具体来看,呈现三方面的主要特点:
质量发展指数稳步增长。2024年质量发展指数为152.0点,同比增长15.4%。其中,通道沿线省区市与东盟十国经贸规模突破万亿大关,贸易总额达到1.07万亿元,同比增长18.1%。得益于此,通道与东盟十国的密切程度指数升至111.6,同比实现6.9%的增长。这为东盟十国经贸产业合作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凸显了通道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关键纽带作用。
通道规模指数平稳扩张。2024年规模发展指数为189.6点,同比增长10.0%。其中,物流规模表现亮眼,通道班列运输96.57万标箱,同比增长11.9%。港口方面,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高达901.52万标箱,同比增长12.4%,连续8年实现两位数增长。通道基础设施规模稳步提升,截至2024年底,通道沿线省区市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1万公里,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的43.9%,为通道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实支撑。
竞争力指数保持快速增长态势。2024年竞争力指数为245.5点,同比增长22.5%。其中,通道沿线地区A级物流企业达1561个,同比增长14.4%,市场主体能级显著提升。口岸竞争力指数增长22%,铁路口岸外贸吞吐量和口岸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实现57.9%和33.5%的显著增长。通道在提升物流服务能力、增强口岸功能方面持续取得进展,整体竞争力稳步迈向新台阶。
此次指数的发布,对于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将对指标体系进一步深化完善,推动指数常态化发布。同时,结合与东盟国家合作的深化,启动特色产业指数、贸易指数等专项、分项指数研究,不断拓展通道发展指数内涵,强化其监测评估引领作用,全方位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前行。
编辑:穆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