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品牌观察官
五一假期结束后,港陆两地的网友都吵翻了。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数据显示,今年的五一假期,至少有91万人次内地客访港。
内地游客浩浩荡荡“南下”旅游,各大口岸都是人山人海的场面,有人为了过关排了4小时的队伍。
人多到甚至把手机网络都整崩溃了,一度连坐港铁的二维码都刷不出来,导致大批英雄好汉就这么被活生生堵在了入闸口。
香港的各大街头更不用说了,几乎都是密密麻麻的人头。
而曾一度被指人气下滑的中环兰桂坊在五一假期也被挤得水泄不通。
内地同胞开开心心来到香港旅游,本应该是好事,毕竟可以促进香港的经济消费,这几年香港餐饮大凋敝,大批食肆关门,老字号接连覆灭,香港特区政府及各界也是采取了多项政策和措施来吸引游客。
但是,有些香港人却不愿意了。
众所周知,这几年在香港的街头,拖着行李箱扫货的代购早已不见踪影,转而替代的是背着相机、手持打卡攻略的游客。
现在的内地游客去香港,主打一个扣扣搜搜“穷游”香港,深度贯彻“特种兵式旅行”。
去年底,香港优质旅游服务协会主席黄杰龙就曾对外表示,以内地过夜旅客估计,疫情前高峰平均每人在港消费5000多港元,现在只有2000多,大跌六成。
对于这种“穷游”现象,有一部分的香港网友又开始暗戳戳地开嘲了。
没钱就别旅游?
有香港市民在社交平台发文狠批,称旺角、尖沙咀好几家24小时麦当劳,成为了“内地游客指定过夜点”。
“没钱去旅游要住麦当劳,不如别去啦。”
内地旅客“穷游”上了香港当地的新闻后,港人那边的评论区也炸了。
“好肉酸呀搞到难民营咁”、“穷游旅客无助带动本港经济”、“乞衣袭港”……
实际上,早在去年,就有一波香港人对穷游的内地旅客有意见了。
自从“特种兵式旅游”火了之后,小某书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穷游”香港的攻略帖子,而且这些帖子的热度也都很高。
图源:香港经济日报有经验的人纷纷在小某书上分享“香港免费游”的各种攻略,不止有吃的、住的,甚至连免费喝水的攻略也有,可谓是全方位“薅羊毛”。
尤其是在香港免费过夜的地点,可谓是五花八门。
室内的场所就有包括麦当劳、网吧、电影院、机场等,这些地方往往24小时开放,大部分地方收费很低,有的甚至还不用花一分钱。
而户外的选择就更多了,比如海滩、桥洞、隧道、码头等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旅游“特种兵们”薅不到的地方。
最奇葩的还是有“夜游香港双层巴士”,仅需55元港币就可以整夜无限次坐乘坐,而且还配有WiFi和充电插口,可以一整夜畅玩。
就连免费洗澡的攻略也被网友们扒得明明白白!
不看这些攻略你都不知道,原来在香港真的可以“0元游”。
只不过,“特种兵们”是爽了,但是这种白嫖式的“穷游”也引起了部分香港市民对内地游客的负面印象。
有部分港人认为,穷游的内地游客抢占了香港本地社会底层弱者的资源,影响市容,令人不齿。
去年底,就有一名内地男子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一则自己在香港旅游换港币时遇到歧视的视频。
“穷就唔好嚟香港玩,都唔好嚟换港币啦”。
自从内地旅客在香港开启了“特种兵旅游”模式后,不少香港市民早就感到不快了,这次五一假期的“麦当劳占领事件”,双方网友的争论更是随之升温……
有部分港人甚至产生这样的抱怨:内地游客打完卡就走,旺丁不旺财。
香港物价贵,想省个钱都是可以理解的,不应遭口诛笔伐。
“物美价廉”永远都是主旋律,没有人能够拒绝“性价比”。
就像香港人来内地消费,首当其冲的,便是内地消费在价格层面展现出的巨大优势。
港人来到内地消费,也是想着法子省钱,既能消费的开心,又不会让钱包瘪瘪,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毕竟没有谁的钱是大风刮来的,大家辛苦努力赚钱,能省则省。
香港人穷游内地,
真香?立省大几千!
在社交平台上,有港人分享了一则其在内地穷游的攻略:
图源:大公文匯“向大家介绍穷游深圳,自选快餐两个菜白粥白饭任食,糖水例汤免费任饮,只需13块,再到莲塘按肩颈修脚皮50块,免消费,超抵!”
不要小费,还免费续饭,甚至饮料加冰也不要钱!
众所周知,在香港想要喝到一杯冰饮,是要额外给一笔费用的,冻饮一般都要加港币2-3元。
至于原因是由于冰粒要从专门的冰厂进货,加上存储成本,最终造成了在香港“冻饮+3元”的特色“潜规则”。
这么一对比,瑞幸大方多了,每次满满一大半杯冰,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
有这种好事,港人纷纷在评论区留言:地址在哪里?
除此之外,也有不少香港市民分享了反向穷游心得:租共享单车,吃一顿可以免费续面的18元餐食,一天消费50元以下。
图源:大公文匯另外,很多港人也不限于广东地区,甚至还有开启湖南穷游的。
图源:大公文匯还有网友分享1元不到就可以从香港往返内地的攻略。
翻阅社交平台,港人纷纷开始研究“北上”的“薅羊毛攻略”,从交通、购物、吃喝玩乐、汇款等等,主打的就是一个该省省该花花。
青菜1斤能便宜十块钱,水果能便宜大几十块,还有一些日用品和零食,统统算下来省个几百上千都算少的了。
在香港一家人吃饭,动辄几千港币,在内地才几百块就能吃饱。
来到内地吃好喝好,香港人还能省下大几千,这些实打实能省下钱的操作,简直不要太香,省到就是赚到了。
所谓的“穷游”就是用最少的钱去旅游,本质也是为了省钱,旅游过程中,旅游者根据自身的经济能力去权衡花费。
所以,这实际上和港人北上省钱去消费没有什么区别,共同逻辑都是“省钱”。
内地旅客赴港游玩,逛景点、拍照、吃美食,以省钱好玩为主。
如今香港人涌入深圳,买生活用品,买零食奶茶,同样也是为了省钱划算。
消费的本质,不过就是选择最合适自己的方式。
有人才会旺
有游客就有经济
其实,这两年香港本地也流行起来了“两餸(sòng)饭”,这个号称是“穷人恩物”的廉价快餐,如雨后春笋般在香港的土地上涌现。
两餸饭,顾名思义就是“两菜一汤”,和我们内地的盒饭差不多,自选菜品,一般标价25-50港币不等。
图源:星岛头条这个价位,在香港最低消费就要80港元的餐饮环境下,可以说是很便宜了。
图源:星岛头条如今两餸饭已经统治了香港大部分顾客的餐食,不仅仅俘获了平民大众,甚至也成为了中产的“心头好”。
被问及原因,大部分港人回答都是“便宜”。
所以,在消费水平那么高的香港,本地人也会寻找更便宜的餐食,同样的道理,去香港“穷游”的内地旅客也会寻找更实惠、更划算的旅游方式。
不管是穷游也好,富游也罢,都是个人给予自身喜好和需求而选择的方式,没有优劣之分。
在选择旅游方式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不能以损害其他人的利益为前提。
在社交平台上,也有港人力撑内地旅客,呼吁学会将心比心。
就像那句话说的,有游客就有经济,买一瓶水,吃一顿饭也是消费,积少成多。
有人才会旺,来日方长。
双方应该相互理解和尊重,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抱怨。
香港作为一个开放、自由的大城市,对访港旅客应该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如果“嫌贫爱富”,很可能会形成“赶客”效应,来者都是客,笑脸迎四方,这不是谄媚,而是基本的礼貌。
政务司副司长卓永兴曾表示,“不能抱怨别人为什么不花钱,而是要自我反省。”
香港旅游促进会总干事崔定邦也对媒体说,他不认为游客不愿意消费,并相信商家只要“有计仔、有卖点”便会有生意。
在香港,服务态度这个已经成为一个老大难。如今社交网络那么发达,一点点小事都会被放大,香港“今时今日甘既服务态度系唔得嘎”。
所以,对于香港来说,提高接待水平、提升服务质量才是关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