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红外视觉”超能力!中国科研团队研究出新型隐形眼镜
创始人
2025-05-23 19:37:38
0

转自:经济日报

5月23日,记者从复旦大学获悉,该校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研究的一种含有多个荧光发射的稀土颗粒与隐形眼镜相结合,通过可穿戴的形式使人类感知近红外光的时间、空间和色彩多维度信息,更为色盲等视觉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这一最新研究成果以《上转换隐形眼镜赋能人类近红外光视觉》为题发表在《细胞》(Cell)杂志上。

人类视网膜通常只能识别波长400-700纳米的光,而自然界中大量近红外光(700-2500纳米)因无法被感知而“隐形”。研究团队将稀土材料与隐形眼镜结合,利用其独特光学性质,将近红外光转换为红、绿、蓝等可见光。佩戴者可分辨不同波长的近红外光,甚至识别由多种波长组成的“复色光”及复杂图案,实现多维度的红外视觉。

该研究实现了多个近红外光视觉的概念验证。未来,相关成果在医疗、信息处理及视觉辅助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可穿戴、非侵入式的隐形眼镜,可以灵活调节人体视觉的感知范围,有望为色盲等视觉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不只是为孤独付费 转自:团结报  □ 李  筱  “游戏搭子”“健身搭子”“旅游搭子”……近年来,在年轻人中兴起了一种...
OpenAI下场做硬件 留给苹... 一场由AI巨头与设计传奇联手发起的硬件创新正在悄然酝酿。当地时间5月21日,OpenAI宣布以65亿...
深化两岸融合 建设第一家园 转自:团结报  日前,第二十七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在福建福州开幕。交易会以“深化两岸融合、建设第一家...
“后来者”小米终破局 自研3n... 在智能手机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芯片自研能力已成为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5月22日,小米15周...
让“节约的惊喜”走得更稳更远 转自:团结报  □ 郭元鹏  近年来,“惜食魔法袋”小程序在国内市场迅速走红。这一平台主打“惜食盲盒...
“两新”政策效应持续释放 汽... 转自:中国经营网中经记者 尹丽梅 张硕 北京报道今年以来,在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的背景下,“两新”(...
“水-泥-能-碳”循环新模式增... 本报讯 (记者刘静)近日,由中铁建发展集团牵头投资建设运营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的重点项目——广州南...
重视传统手工技艺的活态传承 转自:团结报  □ 刘文斌  要重视传统手工技艺的活态传承,深入挖掘传统手工技艺的民族基因,探索传承...
维护网民权益 破除“信息茧房” 本报讯 (记者杨召奎)记者日前从中央网信办获悉,“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开展以来,...
劳动能力鉴定有了新规范 本报北京5月23日电 (记者李丹青)记者今天从人社部获悉,人社部、国家卫健委近日联合印发《劳动能力...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激发青年力量... 转自:团结报  本报长治讯 为助力博物馆未来发展,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5月14日至17...
根治“黄牛”不能只靠“半吊子实... 转自:团结报  □王志高  今年“五一”假期,“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成为不少游客的真实写照。公开...
古人也“追星” 转自:团结报  □赵  蕊  在唐朝,李白绝对算得上是偶像人物了,诗人魏万便对他崇拜有加。魏万性格孤...
一键预约的“上门护理”如何叫好... 阅读提示 “上门护理”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其可及性、安全保障等方面仍有难题待解。四川探索建设统一...
我国将推广应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 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记者 唐健辉 任沁沁) 破解公民身份信息网络泄露难题,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扬青春梦想 逐未来之光 编者按 少年强则国强,祖国的未来,在于今天的少年。 日前,2025年兵团“新时代好少年”...
兵团一批精神文明建设先进获得全... 本报乌鲁木齐讯(全媒体记者 王素凡)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兵团一批精...
算力、合规、成本:中企出海之痛... 出海,已是如今许多中企奔赴的前路。但这一路,需跨过许多道坎:要自建数据中心还是上云?选择沟通更顺畅的...
审判质效持续向好 队伍风貌焕然... 转自:法治日报□ 本报记者   张国强 韩宇□ 本报通讯员 严怡娜  “辽宁省委和省政府大力支持,为...
日本央行减持、寿险机构谨慎 谁... 继美债收益率直逼高点后,日本长期国债也似乎陷入了“无人接盘”的危险境地。5月23日,日本超长期国债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