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交通新闻网
近年来,云南省云龙县宝丰乡积极探索以“党委统筹、支部聚力、党员冲锋、群众响应”的工作模式,全力补齐村组交通短板,推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与养护的全面提升,为振兴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强化党建引领 凝聚合力建好路
由乡党委与相关部门、施工单位建立党建共建机制,加强沟通协作,共同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2021年至今,全乡实施了30户以上自然村村组公路硬化17条83.8公里,总投资6285万元,实施安防设施80公里,农村公路“毛细血管”网络覆盖率大幅提升,实现从“走得了”向“走得好”的重大转变。激励广大党员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主动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不断激发广大群众的道路养护“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组织协调作用,组织党员深入群众,宣传政策、了解需求、化解矛盾,持续完善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有效实现农村道路共建、共治、共享。2024年至今,全乡累计组织150余名党员、3000余人次群众参与项目建设,为项目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强化宣传动员 营造氛围管好路
通过召开村民大会和“院坝恳谈”等形式,广泛宣传党建引领农村公路村级自建项目的政策、意义和目标任务,让辖区群众充分了解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组织乡村干部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群众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答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消除了群众的疑虑和担忧。注重发现和培养在农村公路村级自建项目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广大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截至目前,全乡共硬化道路37条193.52公里、197条761.73公里公路纳入日常养护管理。对辖区内不在网村组公路纳入小组养护,通过上述管理方法,全乡党员干部及广大群众养路护路的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在网里程专业养,不在网里程群众义务养,实现了全乡所有村组公路有人养、有人护的新格局。
强化群众参与 共建共享养好路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定于每月25日村民小组组织村民进行公路养护志愿服务活动,引导群众自主参与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各个环节。坚持“有路必管、有路必养”工作要求,与各村签订日常养护承包协议书,确保在网里程管养有效,管养高效,建立爱路护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成立了由村民代表组成的群众监督小组,对项目建设质量、进度、资金使用等情况进行全程监督,有效保障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效益。秉持“以路兴产,以产振兴”的发展理念,积极申报并推进产业路建设,充分发挥产业路经济效益,2024年在云龙县宝丰乡大栗树黑羊箐建成核桃初加工机械一体化示范项目基地,并结合实际实施道路硬化项目,逐步形成了以茶叶、工业辣椒、贡菜为主导产业,以经果林、生态畜牧等多种产业并进的新格局,实现了路通车通人通产业通。
强化点线结合 齐抓共管运营好路
成立相应的“路长制”管理工作机构,负责辖区内乡、村道路“路长制”的责任落实,形成由“县级领导领衔、牵头部门主抓、职能部门联动、责任单位落实、层层压力传递”的责任链条。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工作联系机制,从实处着手,于细处用功,打造“党建+养护”特色品牌,形成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管理体系。2023年12月开通云龙县县城至宝丰古镇公交线路,有力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安全、舒适、便捷的出行条件。坚持严字当头,对临崖临水、急弯、陡坡、易塌方等重点路段排查整治,为农村公路安全通行提供保障。近年来,云龙县宝丰乡辖区内增设波形护栏100公里、安全警示牌410余块、安全警示桩300余根,投入治超执法人员160人次,查处车辆2700辆,查处改型车辆170余辆。
农村公路,不仅是连接城乡的纽带,更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2025年不仅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迈向“十五五”新征程的起点,云龙县宝丰乡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推动农村公路与沿线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深度融合,串起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