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3
本文字数:888,阅读时长大约1.5分钟作者 | 第一财经 林志吟
5月23日,恒瑞医药(600276.SH、01276.HK)正式登陆港股上市,开盘后股价涨幅三成左右,借助这次上市,公司股票实现了在“A+H”两地上市。
截至上午10点47分,恒瑞医药港股股价涨幅30.08%,股价报57.05港元/股;而A股股票微跌0.40%,报55.16元/股。
本次港股IPO,恒瑞医药确定的发行价最终为44.05港元/股,较A股5月22日55.40元/股的收盘价折价近27%(按照当天港元对人民币中间价计算)左右。
折价发行背景下,本次参与恒瑞医药IPO的基石投资者阵容豪华,涵盖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景顺(Invesco)、瑞银全球资产管理集团(UBS-GAM)、高瓴资本、博裕资本等知名机构,以发行价计算,总认购金额约41.31亿港元,占总发行规模的41.77%(假设超额配售权未行使)。
这次恒瑞医药港股IPO共募集资金98.9亿港元,扣除应付上市开支,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97.47亿港元。恒瑞医药计划用于研发计划;在中国和海外市场建设新的生产和研发设施,及扩大或升级公司在中国的现有生产设施等。
截至今年一季度,恒瑞医药账面上的货币资金仍有240.86亿元。看似不差钱,但公司仍有9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正在临床开发,约400项临床试验在国内外开展,这背后是庞大的研发开支。
今年以来,在A股市场中,恒瑞医药与百济神州都在争夺市值“创新药一哥”位置。
与百济神州相比,恒瑞医药目前尚未有创新药在海外获批上市,而百济神州不仅实现了两款创新药在海外上市,而且在海外的销售也是靠公司自身的团队在运营。
当前恒瑞医药的创新药出海主要通过对外授权合作,其中近三年已达成了9笔合作,涉及Lp(a)抑制剂、DLL3 ADC、GLP-1资产组合、PARP1抑制剂等核心品种,许可给包括默沙东、IDEAYA Biosciences、Kailera Therapeutics(曾用名Hercules)、德国默克在内的多家海外药企,累计交易金额约140亿美元。对外授权获得的首付款,已成为公司收入来源之一。
在外界看来,恒瑞医药要成为真正的“创新药一哥”,除了借船出海,自身造船出海也非常重要。
此次恒瑞医药赴港股上市,也是希望增强国际布局,进一步实现海外市场的突破,而能否真正实现破局,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