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天工开物——镜像·中华手工艺展。
素笺草木色 水袖丹青生——贵阳市第二十七中学师生艺术作品展。
天染枫香 凝时生花——枫香染文化展。
黔灵艺韵——贵州民族文化艺术作品展。
记忆与传承——贵州世居民族历史文化展。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舒锐 文/图
近日,贵州省民族博物馆推出5个展览,展现了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各民族“手艺”巧夺天工
由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和中国民族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天工开物——镜像·中华手工艺展”分为“物自天生 开工于人”“天然混成 巧夺天工”“天工人可代 匠心巧手成”“见人见物见生活”四个单元,采用平面与立面相结合方式,展出近400张摄影作品,以及130余件实物展品。展览将持续至7月20日。
手工之美,美在工艺,更美在“匠心”,展览现场展示的苗族银饰制作、新疆土法手艺、藏族锻铜技艺、锡伯族弓箭制作、阿昌族户撒刀锻制等,通过一个个实物和影像,让观众观赏各民族手工艺品的精致绝美、巧夺天工,探索民族手艺人的信念和情感。
美育课堂中的活态传承
“素笺草木色 水袖丹青生——贵阳市第二十七中学师生艺术作品展”也在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开展,通过“扎染 蜡染——指尖记忆的青春色彩”“古法造纸——无字然有意的时光印记”“京剧——穿越百年的国粹新声”“中国画——笔墨晕染的东方神韵”四个单元,展示了师生创作的扎染蜡染、古法造纸、京剧、中国画等艺术作品150余件(套),生动地呈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美育课堂中的活态传承。本次展览是馆校协作的生动实践。展览将持续至7月2日。
生动展现“枫香染”的审美意趣
由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与黔南州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天染枫香 凝时生花——枫香染文化展”,从“源流与分布”“巧工天成”“审美心图”“传承与时尚”四方面,集中展示国家级非遗“枫香染”精品图片和实物,并配合视频影音和场景还原等,生动展现“枫香染”的审美意趣与精湛技艺。展览将持续至6月29日。
祈愿多子多福的石榴花、寓意繁荣吉祥的太阳花、象征荣华富贵的牡丹花、象征自由幸福的蝴蝶纹……以枫香作笔,以蓝靛为墨,一幅幅精美的“枫香染”图案,饱含着贵州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
黔籍艺术大师创作的“黔灵艺韵”
“黔灵艺韵——贵州民族文化艺术作品展”是贵州省民族博物馆的原创展览,展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雍、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王少丰等七位贵州本土艺术家以贵州民族文化为核心灵感而创作的70余件(套)佳作。不仅承载了贵州各民族的历史记忆、生活情感和审美追求,还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共存、和谐共融的文化景观。展览将持续至6月9日。
神韵独具的锻铜浮雕、铸铜圆雕等金属工艺作品,精度高达120-150纬/厘米的蚕丝挂毯,巧夺天工的填色剪纸,古拙天成的陶塑及栩栩如生的石雕……黔籍大师的作品让游客流连忘返。此外,玻璃灯管装置艺术作品及人机交互与视觉艺术作品则是年轻艺术家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作品增加了与观众的互动,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多彩贵州的民族文化盛宴
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基础展陈“记忆与传承——贵州世居民族历史文化展”,展出了贵州18个世居民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水族等)的历史和生产生活实物资料,包括传统服饰、银饰、面具、生产生活用品、民族文献古籍等方面的实物,游客也可打卡浏览。
(《展现贵州多彩民族文化》由贵阳日报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