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贵州日报
酷玩森林国际探险公园。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嘉琪 摄游客体验圆木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嘉琪 摄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嘉琪
5月11日正午时分,黔南州荔波酷玩森林的洞穴餐厅里,清汤牛肉火锅蒸腾的热气与洞穴中氤氲的水雾交织。刚完成探险的湖北游客王女士鞋上还沾着泥渍,难掩兴奋:“最后那个‘跳楼机’太刺激了!”
这是酷玩森林最富特色的日常,也是黔南州山地旅游创新发展的映照。
荔波,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拥有发育完整的峰丛洼地、纵横交错的地下河、规模宏大的溶洞群等自然景观,共同构成天然的户外运动场。这些极其丰富的山地旅游资源,为打造“上天入地”的多元化户外旅游产品提供了绝佳舞台。
2018年,当山海计划联合创始人、荔波酷玩森林项目总策划主理人任鹏和团队踏入荔波踩线勘探时,国内户外探险还未被开发为大众旅游产品。这支团队决心开创业界先河,将这片秘境打造成全民共享的探险乐园。
在荔波酷玩森林的产品矩阵中,最具代表性的创新产品当属悬崖咖啡馆。2023年,该项目被中国旅游研究院评为国内新玩法第一名。今年爆红的洞穴探险大环线更是将荔波山地旅游体验推向新高度:3至5小时的地心穿越,融合了溜索、绳降、暗河独木舟等元素。今年“五一”假期,该产品接待量同比增长超400%。
“我们每天从早上9点开始,每小时20人进场,最后一组体验完已近午夜。”任鹏介绍,即便采取如此密集的接待安排,仍不得不婉拒600多位游客的预订,以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获得最佳体验。
荔波酷玩森林的设计理念,让5岁孩童到65岁长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探险方式。下午1点30分,记者跟随一支由“银发族”和1位6岁小朋友组成的特殊队伍走进大环线。
在这趟奇妙的地心之旅中,每位参与者都能收获独特体验:聆听教练讲述地下溶洞的地质奥秘,用指尖轻触石幔敲击一段清脆的乐音,鼓起勇气走过颤巍巍的三缆桥,在补给站的玻璃船上定格难忘瞬间,最终在“直面深渊”前突破自我,纵身跃入黑暗。
站在“直面深渊”跳台边缘向下望,黑漆漆的洞口深不见底。就在记者还在犹豫时,62岁的邓郁已经扣好了安全绳。“来之前我还说害怕就放弃”,她深吸一口气,“但真到了这里,反而想挑战自己了。”在教练和队友的鼓励下,她纵身一跳。几秒钟后,欢快的声音从深渊中传来:“你们别怕,勇敢地跳下来!”
这段探险旅程的终点是别具匠心的“黑暗冥想”,也是该产品在今年升级优化后新增的环节。当所有灯光熄灭,眼前陷入一片黑暗,悠扬的旋律在洞穴中回荡,低沉的声音轻轻传来:“现在,让我们静下心来,回顾这趟旅程……”正如任鹏所言,从进入洞穴开始,每个挑战都是一次自我对话。
“这趟旅程,真是弥补了我年轻时候没有过探险经历的遗憾。”当队伍结束探险又回到洞穴餐厅时,游客雷尊惠不禁感慨。她的眼中闪烁着战胜恐惧后的喜悦,也是发现新自我的感动。
作为贵州人,65岁的唐杨松在完成洞穴探险后同样深有感触:“贵州知名的景点我几乎走遍了,说实话,来荔波之前,我甚至觉得‘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毕竟这里的溶洞景观在全省也不算稀奇。真正体验后才发现,这里完全颠覆了我对贵州旅游的认知。深入地下后发现,原来贵州还有这样惊奇壮观的另一面。”
上一篇:桥上的文创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