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乌鲁木齐讯(全媒体记者 陈琼 常驻记者 王艳) 5月19日,在天山铝业有限公司电解铝事业部浇铸车间,通红的铁水被精准注入全石墨化阴极炭块与阴极钢棒之间的间隙。“作为电解槽技改的‘心脏工程’,阴极炭块磷生铁浇铸项目投产后,企业每年用电量减少了约2000万千瓦时。”天山铝业电解铝事业部党总支书记、总经理刘君鹏说。
引导企业向绿而行、向新而进,兵团主动竞逐工业节能降碳“关键赛道”,以技改为“引擎”,锚定重点领域靶向发力。近3年,兵团24家节能降碳重点领域企业累计投入资金31.36亿元,实施节能降碳技改项目71个,这些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50.68万吨。
强化顶层设计,兵团出台《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制造业追 “新”逐“绿”行动方案(2025—2027年)》等政策文件,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度嵌入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推动节能降碳与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无缝衔接;指导各师市完善配套政策,构建起覆盖培育、创建、遴选、推广全流程的绿色工厂培育机制,为工业绿色转型夯实基础。
聚焦七大主导产业和21条重点产业链,兵团以“真金白银”的产业促进政策、成系统全覆盖的调度体系、扎实有力的保障支撑为抓手,稳步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2024年,兵团绿色工厂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2.5%、占制造业产值的41.24%,工业含“绿”量持续攀升。
兵团将创新驱动作为节能降碳的核心动能,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平台,成立重点领域产业创新研究院。各研究院锚定关键技术开展攻关,取得丰硕成果:铝基产业创新研究院研发的铝电解槽节能技术,生产每吨铝可节约用电268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14吨;光伏产业创新研究院研发的N型高效单晶用料生产技术,使相关企业降低电耗约8%。
与此同时,兵团不断提升节能监管效能,对辖区制造业年综合能源消费量万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实现节能监察全覆盖,并组织专家为纺织、食品、石化化工等行业的21家中小企业开展节能诊断服务,共提出节能措施58项,预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4万吨,增加经济效益3200余万元。目前,兵团节能监察企业能效均达到基准水平以上,部分达到行业标杆水平。
“我们建立工业投资‘三张清单’调度推进体系,指导各师市聚焦节能降碳精准储备重大项目,推动绿色低碳理念与AI等信息化技术相融合,助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兵团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兵团力争到2027年,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产值的45%以上,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实现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