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郝赫) “系统内242名职工荣获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共推出600名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大国工匠”“44名产业工人入选大国工匠培育对象”。记者从5月22日在上海召开的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推进会上获悉,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着力为产业工人提素建功搭平台、建机制,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效应不断显现,一大批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产业工人集聚。自“产改”启动以来,聚焦提升产业工人技术技能水平,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先行先试开展了第一批15家工匠学院建设,实施“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和技术帮扶、“师带徒”等,持续开展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征集发布活动,累计征集通报职工优秀创新成果数万项,推动系统内群众性创新活动繁荣发展。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开展20项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多项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实现由“精英赛”向“全员赛”转型,由“示范赛”向“普遍赛”延伸,由“通用性”向“实用性”跨越,激励更多产业工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据悉,全国总工会于今年实施企业深化“产改”助推计划,能源化学地质系统有17家单位列入首批之中。下一步,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将进一步推动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一批具有创新性意义的制度措施出台、一批务实有效的经验做法产生,加快优秀成果推广转化。